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法律   47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论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民事诉讼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两类。现行法律对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规定较为完善,理论界和司法界认识也较统一。而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法律规定有不适之处,理论认识也不够~致,司法实践尚存在不少问题,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本文拟就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正确认定和法律保护机制作一粗浅探讨。一、无独立进本权第三人法律认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相比,现行诉讼制度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保护不够。从法理的角度讲,在强调诉讼经济原…  相似文献   
33.
论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一种旨在维护案外第三人利益的事后救济程序。设立这一程序的法理依据包括既判力相对性原则的弱化、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审判的反射效力等。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有四种类型。我国有必要建立独立型的第三人撤销之诉。  相似文献   
34.
民事诉讼目的之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事诉讼目的是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构建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起点。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评析国外民事诉讼目的理论及我国有关民事诉讼目的学说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现有之民事诉讼目的予以科学界定  相似文献   
35.
我国民事诉讼主管范围之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永安 《现代法学》2005,27(1):132-138
民事诉讼主管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主管范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我国民事诉讼主管范围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36.
我国民事简易诉讼程序之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我国民事简易诉讼程序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均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对简易程序建构的法理基础缺乏应有的认识与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简易程序建构法理基础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简易程序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7.
律师是一种凭借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社会职业,而当事人接近并利用司法机关往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来购买律师所提供的这种“智力成果”。然而,在社会实践中,我国律师与其当事人之间因律师收费问题产生了诸多纠纷。究其原因乃是我国律师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着  相似文献   
38.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司法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建国几十年来,它对于追求实体公正、提高办案质量、树立人民法院的形象等,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随着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的不断纵深发展,以及人们对民事诉讼本质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这一传统司法原则开始提出了质疑。传统理论认为,所谓‘“以事实为根据”,其立法本意是“使认定的事实完全符合案件的客观真相”“司法机关审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客观事实作为唯一根据”或者说“只能以客观事实作基础……尊重客观事实,按照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39.
贵刊于1998年第7期刊发了杨贵宏先生《关于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几点思考》一文(以下简称杨文)。该文就我国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客观、公正、科学的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因此,不失为一篇内容详实而又颇具独到见解的佳作。但在如何看待错案追究制度方面,笔者与杨君持有不同看法,并借此试与杨君商榷。杨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为,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既是人民法院内部加强自身建设,加速自我完善、自我监督制约的一项有效措施,又对保障诉…  相似文献   
40.
廖永安  崔峰 《法律科学》2004,22(1):81-84
当事人诉讼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民事诉讼法学与民法学的两个基本理论范畴 ,二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 ,当事人诉讼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分离的历史 ,也就是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相分离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