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4篇
法律   9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从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看“黄碟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宝 《法学家》2003,(3):27-31
一、隐私权保护的意义与发展概况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是讲求形式上平等与自由、尊重与保护个人利益的社会.一方面许多传统的私人生活领域在社会道德和法律上仍然受到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封建特权的废除,人格尊严包括私人生活秘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始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新型的上层建筑之建立,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62.
63.
侵权法立法模式:全面的一般条款+全面列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新宝 《法学家》2003,(4):27-31
一、一般条款模式  相似文献   
64.
名誉权案件审理的情况、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编者按: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解决审判中疑难问题,是进行法学研究尤其是部门法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使命。我们一直鼓励法学理论工作者关注审判实践中的问题,扶持实践部门的同志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是由一位法学理论工作者和一位法官共同撰写的一篇针对我国近十多年来民事审判实践中名誉权司法保护这一热点问题的文章。我们希望他们的合作成果不仅对解决我国审理名誉权案件中遇到的若干难点问题提供一组有益的解决方案,而且为法学研究的理论联系实际探索一条新思路。本文将对民法通则公布以来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名誉权纠纷案…  相似文献   
65.
定期金给付方式是一种重要的人身损害赔偿给付方式,其主要解决的是未来的损害和赔偿期数不确定的情况下赔偿金如何支付的问题.《民法典》第1187条的规定应当解释为包含了定期金给付方式的内容,并以此为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提供法律渊源基础.定期金给付方式适用于给付残疾赔偿金与辅助器具费,除此之外其他人身损害赔偿费用可通过一次性支付、狭义分期支付或者待发生后另行起诉来给付.采用定期金给付方式,应设定相应担保来保障债务未来有效履行或执行,也应兼顾当事人意愿和侵权人的实际经济状况.采用定期金给付方式,应同时确定支付时间:残疾赔偿金从定残之日起开始支付,辅助器具费从器具实际交付使用时开始支付.定期金终止支付时间取决于被侵权人受害后的实际生存年限.按年支付定期金较为合理并易于执行,法官可以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设定支付的间隔期限.实践中定期金执行难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来解决.  相似文献   
66.
67.
民法典制定的若干技术层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宝 《法学杂志》2004,25(2):20-23
民法典制定中的技术层面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法典应设有条文标题。法典颁布以后应公开出版立法理由书和官方讨论记录。民法典所使用的语言,也应当是标准的现代汉语书面语言,应体现主流的、明确和准确的、具有法律专业化特征的风格。  相似文献   
68.
张新宝 《法商研究》2021,38(5):3-18
《民法典》对"公平责任"条文的修改,是我国侵权责任法领域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让当事人满意""案结事了"的司法理念已难以适应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只有让当事人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实现司法公正,形成人民对制度和规范的认同."公平责任"条文经历了从《民法通则》第132条到《侵权责任法》第24条再到《民法典》第1186条的演变,其规范性质也几经变迁.司法实践逐渐拒绝"和稀泥"的裁判,代之以刚性判决强化公众的规则意识.通过编纂《民法典》,"公平责任"条文由可独立适用的裁判规则转变为不可独立适用的指引性规范.法官在适用《民法典》第1186条时需要在其他法律规定中寻找规范依据,并满足因果关系的要件要求.  相似文献   
69.
人身损害鉴定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人身损害鉴定制度存在鉴定主体繁多杂乱、鉴定程序不够规范、鉴定意见质证认证规则不够完善等弊端,造成此状况的深层原因在于,人身损害鉴定制度的价值取向不明。重构我国人身损害鉴定制度应当从价值取向、制度设计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着手。在价值取向上,以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为指导,以提供具有较强证明力的证据为目标;在制度设计上,应当确立客观中立且具有专门科学和医学知识的鉴定主体,完善中立规范的鉴定程序,建立有效的鉴定意见质证认证机制;在工作措施上,应当调整现有鉴定机构,规范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同时打造专业化的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