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永 《世纪桥》2013,(10):88-89
武陵山区党建资源要从城乡和区域纵横联动来实现统筹发展。其统筹路径包含:一是进一步完善党建资源向乡村倾斜的长效机制;二是积极探讨建设基层党组织的结合点;三是进一步创新支部联建的互动方式;四是积极探讨"三边"基层党组织对接联建机制;五是创新党校交流合作的机制;六是构建党建资源与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02.
石屏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当年工作要点和时间安排,2005年底组织部分州、县人大代表对全县各乡(镇)、县属有关部门贯彻执行《代表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03.
中国与非洲国家建交在很大程度上同后者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的背景联系在一起.然而,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建交同中国与其他多数非洲国家建交的背景有所不同,由于埃塞没有遭受殖民的历史,也由于该国于冷战时期在政治上一直靠近西方,以及双方面临的国内外因素,直至1970年11月,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建立外交关系,其间经历了20多年时间.双方作为第三世界的组成部分,两国建交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经济发展的问题逐渐反映出社会政治的问题 ,单纯就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已难于奏效。社会的发展最终归宿到的是人的问题。按照马克思观点 ,人的发展经历三种形态。即群体本位、个体本位、类本位 ;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地也经历了从天然一体到彼此分离和对立再到相互融合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种形态的人 ,主要表现为自然纽带结成的狭隘地域性的人群共同体 ,只能以狭隘的群体为价值本位。个人在这时还不具有独立性 ,他们自身尚不具有人的本质 ,这种本质只能从超越于个人的群体中去获得 ,由此便形成了古代追求超个体、…  相似文献   
105.
106.
在马克思的文本叙述当中渗透着共生的认识逻辑。马克思从共生逻辑来理解事物,理解人的本质,并用共生方法分析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认识人与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他者的共生离不开审美,审美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人这个阶段所出现的人的主体结构,其本质与人的本质是紧密联系的,人在审美基础上实现自我同一和与他者的统一。人与他者的共生通过实践这个具体的途径来实现,马克思用共生的方法来分析实践,实践是人和世界相互生成的过程,作为生产劳动的实践既蕴含着人的自我同一和与他者统一的应然价值,也存在着多样化互动共生实践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事实。马克思用共生的逻辑抽象出"类"的概念,"类"本位具体化的社会类型就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挖掘马克思主义共生理论对反思现代性、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张永 《世纪桥》2021,(1):27-33
土地革命时期,红三军(1934年10月25日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动摇反动统治基础与统治秩序,开展如火如荼革命活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与红六军团西征胜利会师、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创造重要条件.在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转战黔东开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