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对构建新一代高标准环境政策具有广泛的影响。它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乃至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效应不容小视。其高标准的环境政策对我国有较强的不适应性。"适度环境标准"是针对TPP环境压力提出的一个应对策略,它是在加入TPP背景下的一种折衷性或均衡性的制度安排,即在制定环境与贸易政策时,通过环境规制与贸易增长的"U"型曲线模型的变化规律,适度考虑和兼顾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分阶段制定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规制政策。"适度环境标准"实施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寻找"U"型拐点以确定我国的现状,二是对国内的经济和环境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三是通过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增强两大阵营相向而行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论专有技术的特点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京安 《经济与法》1992,(10):13-15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绿色壁垒的制度缺位及西方国家的立法趋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极大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这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我国入世后,它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之一。目前,人们对绿色壁垒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实际上,绿色壁垒有善意和恶意之分。针对不同的绿色壁垒应采取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应对方略。随着全球经济的绿色化,善意的绿色壁垒将成为更广泛、更隐蔽的贸易壁垒,那种寄希望于通过多边贸易谈判打掉绿色壁垒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绿色壁垒制度存在着严重缺位。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立法迅速发展,呈现出如下发展态势:一些任意性立法向强制性立法转化;产品的环保标准越来越高;对食品的安全管理加大了立法力度;逐渐将PPM标准纳入法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绿色壁垒的制度缺失及其危害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京安 《河北法学》2005,23(10):70-74
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极大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这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我国入世后,它已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之一。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目前我国绿色壁垒制度还存在着严重缺失,主要表现是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认证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及禁止污染转移等制度存在着严重缺位或尚不健全。这给我国经济发展乃至人民的健康状况造成了重大损害。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一法律制度是急需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朱京安 《理论探索》2016,(4):113-117
《劳动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我国"一商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排解机制,这是一种非诉与诉讼方式相得益彰、互相补充的制度设计。然而,看似设置合理的劳动纠纷处理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并非人们所预想的那般行之有效。由于仲裁和诉讼是最重要的劳动纠纷化解机制,所以"先裁后审"模式备受争议,饱受批判,正因为如此,二者程序衔接和相互关系的处理就成为人们探寻完善之道的"焦点"。"或裁或审"模式契合了效率与平等的一致性,不仅具有合理性也具有现实基础。当然,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构建我国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会使"或裁或审"模式的运行更为顺畅。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沿边地区边境贸易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如立法滞后、效力层级不高,缺乏统一性、协调性与透明度,对贸易主体的界定过于狭窄和保守。概因国家在此领域长期以来依靠一些非公开的内部文件、行政指示、内部通知、批文等调整,在立法方面尚付阙如。因此,国家须加强立法,通过中央与地方多位一体的立法策略,完成国家政策的法律转化工作,丰富边境贸易主体,充分利用区域贸易安排,并完善现有的仲裁与调解制度,构建少数民族沿边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走向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大障碍。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产生中存在很强的被动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和程序体制不健全且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在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过程中协调性也差。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发展中国家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与发达国家差距将不断缩小。我们应当吸取它们的经验,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积极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8.
低碳产品认证是本世纪相继在英、德、韩、美、瑞士等发达国家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并迅速风靡全球,我国也于2013年创设了该制度。其认证产品的碳排放量要符合相关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按照展示形式分为低碳标志、碳得分、碳等级等类型。低碳产品认证逐渐渗透到国际贸易领域.已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将增加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国际竞争力。我国未来应通过在立法层面推动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积极发展低碳外交,实施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认证等策略,以应对壁垒并完善本国的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