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直径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28只家兔空气栓塞致死后,按死后不同时间取角膜,常规方法制作超薄切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角膜基质0.5μm×0.5μm区域内的胶原纤维,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反映胶原纤维直径变化的横切面面积(Y1)、周长(Y2)、平均直径(Y3)、等效直径(Y4)4个参数,所得数据用EXCEL2000和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死后0~72h内,角膜胶原纤维横断面的面积从1131±53nm增加到1628±26nm,周长从132.8±23nm增加到167.5nm,等效直径从38nm增加到45nm,平均直径从37.71±6nm增加到44.89±5nm。结论死后72h内,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直径随死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4个参数有望作为判断死后时间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2.
心肌桥猝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某女,26岁。某日因感头痛、流涕、发热,以“感冒”自购药物治疗。次日中午开始发生抽搐、神志不清,于12时20分被人送医院抢救。入院查体:BP115/84mmHg,HR92次/分,律齐,昏迷状,颈软,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诊断“抽搐原因待查”。经医院抢救治疗无效于当晚7时40分死亡。死后2天尸检。冷藏女尸,发育正常,营养佳。尸长158cm。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6cm,头、颈、胸腹部及四肢未见明显异常。脑重1400g,双侧小脑扁桃体及海马沟回见明显的脑疝形成,镜下蛛网膜下腔血管扩张淤血,脑各部重度淤血水肿,漏出性出血。双肺重960g,…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角膜AQP1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50只家兔随机分为10组,以空气栓塞方法致死,于死后不同时间取出角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角膜AQP1含量变化,并采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AQP1阳性面积、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平均灰度等参数,对各参数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后84h内,角膜AQP1呈阳性着色,死后96h未见着色。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角膜AQP1各参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获得了上述各参数与死亡时间变化关系的回归方程。结论家兔死亡后角膜AQP1的含量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其参数阳性面积、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平均灰度等可以作为推测死亡时间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4.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神经元HSP70表达及神经髓鞘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神经元HSP70表达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在弥漫性脑损伤(DB I)诊断及其损伤时间判断的价值。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B I组,后者按DB I后处死大鼠的时间不同又分为0.5h、1h、3h、6h、12h、1d、3d、7d及10d组。然后复制大鼠DB I模型,脑组织常规取材后进行HSP70免疫组化及劳克坚牢蓝(LFB)髓鞘染色,观察神经元HSP70的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结果大鼠DB I后0.5h,脑干及海马处见HSP7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神经元;伤后1h明显,12h达到高峰,1d下降,7d基本恢复正常。神经髓鞘于伤后0.5h开始逐渐出现水肿,分层、碎裂及聚集成团块状,伤后1d最明显,3d后开始逐渐减退,10d基本正常。结论神经元HSP70表达变化和神经髓鞘病变程度对DB I诊断及其损伤时间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西峡县滨河路西侧是一条蜿蜒南去的鹳河,河水湛蓝、碧透、清澈;架在鹳河上的两道彩虹桥,使河道熠熠生辉;滨河路东侧的自然景观带更是为整个县城锦上添花。你瞧,那些密林、奇石、平湖、凉亭、游园等生态优美、风光秀丽的妩媚风光,使人如痴如醉……再听那潺潺的流水,再徜徉于鸟语花香,给西峡的早、晚增添几多靓丽。如今,以西峡滨河路为轴线的鹳河景观带已初步形成。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些诗情画意的“图画”源自县政协委员张德立、杜海湍的一件提案。  相似文献   
76.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李某,女,56岁,因"车祸外伤、左大腿肿痛、活动受限5h"入院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6.1℃,脉搏108次/min,呼吸11次/min,血压12.8/8.3kPa(96/62mmHg),左大腿畸形,局部肿胀、压痛(+),左髋膝屈伸受限,右膝浮  相似文献   
77.
巴格达专电伊拉克在5月下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以东的沙拉姆杰地区伊朗军队阵地,发动了代号为“依赖真主”的强大攻势,在8个小时里收复了这块战略要地。在  相似文献   
78.
1案例简介案例1毛某,男,9.5岁,学生。某日下午5时因故被3位高年级女生追赶并殴打胸腹及小腿等处。挣脱后跑开在一石凳上坐了几分钟,在场同学见其突然倒地,扶不起来。呼叫120急救车来检查时发现已经死亡。死后20小时尸检:右面部、右额部发际上见大小6.5cm×2.9cm和2.5cm×2.0cm皮肤擦伤,右腰部有大小1.5cm×0.4cm及0.4cm×0.2cm二处皮肤擦伤,颈部右侧见一长3.5cm皮肤划痕,心脏重110g,左右心室分别厚1.1cm和0.3cm,左右冠状动脉共同开口于右主动脉窦内,开口直径分别为0.2cm和0.3cm,两者相距0.3cm,探查见左冠状动脉起始部走行于升主动脉和肺动脉…  相似文献   
79.
成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引起猝死的报道较少见,现有文献仅见TOF矫正术后发生猝死的报道[1,2]。作者对一例成人复杂病变的TOF猝死进行了尸检,对其猝死的法医学鉴定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24岁,既往有“先心病”病史。因“感冒”到一个体无证诊所就医,给予“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利巴韦林+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液体总量250mL,输液完毕5m in后出门时突然倒地,口唇及指甲发绀、呼吸微弱,现场抢救数分钟后死亡。家属认为死亡与输液或药物过敏性休克有关,要求进行法医解剖。1·2尸体检验冷藏尸体,死后30h进行尸检。死者双侧指甲紫绀,呈杵状指。主动脉及肺动脉根部粥样斑块形成,心脏呈球形,重333g。顺血流方向剪开心脏,见右心房显著扩张、心房壁肥厚,厚度为0·4cm,梳状肌增粗。右心室向心性肥厚,其前壁、流入道及流出道厚度分别为0·7cm、1·4cm及0·9cm(正常成人0·2~0·3cm)[3],心腔缩小,乳头肌增粗(照片1),肺动脉圆锥显著膨隆;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瓣膜周径15·0cm(正常值11cm)[3],瓣膜及瓣膜缘显著增厚,腱索缩短,以隔瓣...  相似文献   
80.
<正>1案例1.1临床资料某男,63岁。因患食管中段鳞癌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重建术"。术后13d出现低热。第14天肋弓下切口处疼痛,分开切口见黄绿色脓液,约160mL,味臭。口服亚甲蓝2 mL,检查无吻合口漏。第22天感胸背部不适,并晕厥一次,有阵发性腹痛。彩超示左侧胸腔积液,左腹混合性包块;胸部及上腹部CT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