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惟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弃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这是盖起章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同样也是这位纪委书记2300多个日夜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2.
李晓珍 《中国监察》2008,(17):19-19
8月1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通过短信方式向社会公布了省长、分管副省长、南昌市市长的手机号码,以接受有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违规举报。号码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拨打省长、副省长的电话接连不断,人们高度关注。江西省的这一做法,有利于畅通民意,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是拓宽民声渠道的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23.
李晓珍 《中国监察》2010,(20):55-55
2010年4月底,国务院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授予2115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870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众多受表彰者中,周永琴、周健、刘志胜、李在寅、云日虹、钟世才、杨龙全等7名同志均来自纪检监察系统。  相似文献   
24.
李晓珍  翁键 《中国监察》2010,(19):52-53
在2010年4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中,有3名纪检监察干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有4名纪检监察干部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近日,本刊记者分赴广东、海南、重庆等地,对部分获得表彰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实地采访,分两期连续报道,让我们共同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25.
李晓珍 《中国监察》2011,(15):62-63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监察杂志社于2011年初举办了“心海放歌——纪念建党90周年”文学征文活动。1月1日,征文启事在《中国监察》2011年第1期杂志刊发后,各地读者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一篇篇饱含深情为党而歌的稿件,如潮水般向编辑部涌来,  相似文献   
26.
李晓珍 《中国监察》2011,(23):36-36
近日,有记者到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兴隆镇南程村采访时,中午在镇政府吃了一顿“廉政灶”工作餐。没有大鱼大肉,没有轮流敬酒,只有老玉米、凉拌恰铬、锅盔、面汤,记者连称“真是舒坦”。  相似文献   
27.
在永州采访,与当地的干部、群众一起回忆与王海洋有关的点点滴滴,我时常在想,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28.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友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6年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忠实履行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普遍好评。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李友星同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做李友星式的纪检监察干部,就要自觉培养崇高的人生境界,努力掌握履行职责的过硬本领,刻苦磨炼执政为民的好作风。人生要有高境界。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困难多,压力大,而且时常面临着情与法,甚至是…  相似文献   
29.
郭新,1929年10月2日出生,满族。1948年5月参加革命,1950年2月以来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现为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学习与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心内科教授、大内科教研室主任,兼任吉林省及长春市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起搏与心脏电生理学会资深委员,著名心血管专家。作为一名医生,郭新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他潜心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及教学科研54年,以患者为亲人,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竭尽所能为群众解除病痛,即便在身患绝症、生命垂危之际,仍坚持为患者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具有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优良的医风和崇高的境界。2004年8月9日,郭新因病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逝世。2005年4月7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向郭新同志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30.
奉献,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类世代延续的奉献精神。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不会有人类社会长足发展的今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发扬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