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普 《瞭望》1997,(43)
一位中国同胞的奇谈●李普日本为何不肯对侵略认罪道歉呢?我们中国的一位同胞写了一篇文章开导我们说:“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他说这个“重要的现实原因”是,“战后,日本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半官方半民间的右翼组织,叫‘日本遗族会’。”“该会人多势众,能量不可低...  相似文献   
12.
李普 《瞭望》1995,(42)
这本介绍诺贝尔生平的小书,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作者署名中岛多美子,想必是位女士.书中写道:“诺贝尔奖是奖给那些为人类和平、进步和幸福,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和发明及取得伟大业绩的人的.”一个能够这样评价诺贝尔奖的人,肯定不是战争狂.从这本七万多字的书,还可以肯定作者是个地地道道的老百姓,不是政客,不是到过中国来杀人放火的“太  相似文献   
13.
天津大学有些学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有从事技术咨询的,有承担科研课题的——这些,能够用其所学,当然极好。不过我特别赞赏的,却是还有开咖啡厅的,开洗衣站的。“开”字有当老板之意,报纸上语焉不详,推想起来,该是既自己集资,又自己跑堂端盘子,自己操作洗衣服吧。 但愿如此。那么,这大概可以  相似文献   
14.
李普 《瞭望》1986,(11)
刘伯承这次在上海一年有余。他自幼好学深思,又是个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人,这些日子他绝不会白过。不过他究竟读了些什么书,现在无可查考。他结识了一些老同盟会员并且加入了中华革命党,究竟进行了一些什么活动,我也还没找到确凿的材料。现在能够看到的是他的一首七律,大概是在前往上海的船  相似文献   
15.
五 他在汉西书院读了两年多,一九○七年,开县办起了一所高等小学堂。入学考试中,他的作文考了个第一。那时他已经念过八年书,从《三字经》、《幼学琼林》开始,还读了《四书》、《古文观止》、《东莱博议》,涉猎过《史记》、《汉书》、《纲鉴》等等。他课外还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许多小说,已经以善于讲故事受到家乡小朋友们甚至大人们的欢迎。他作文好,是有基础的。 他在那所高等小学堂读了一年,又入夔府中学一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充分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可以使刑事技术人员的工作数据的备份与保存更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江西有一位农民去年沉缅于赌博,输了钱,能卖的家当都卖了,今年口粮也不够吃,老婆几次跑公社闹离婚。县委书记到他家里去谈心,帮助他想法子度过了难关。谈话中间。他说:“去年我鬼迷了心窍,怨不得别人。不过说起来,干部们也有一份责任。那时候他们为什么不管呢?那时候要是把我关起来,我也感激。”  相似文献   
18.
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朱德总司令称他为“军事的奇才”;陈毅将他与中国兵家老祖宗孙武和吴起并称,赋诗曰:“论兵新孙吴,守土古韩范。”渡江战役的胜利,再一次显示了这位大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艺术。请看《非凡的战略眼光 高超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19.
滇南归来     
李普  沈容 《瞭望》1984,(13)
一、途经郑和故乡今年年初,我们到滇南跑了一趟,汽车行程三千公里。没有预定的题目,只想尽可能看看这个边远省份在全国改革、振兴年代里的面貌。沿途所见所闻,果然大开脑筋,使我们很高兴,自然也引起了一些感想。这里先总括说一句:虽属走马看花,却确实不虚此行。乘汽车在云贵高原旅行,就是在连绵不断的大山中盘旋上下。我们都已年逾花甲,所以第一天有意走得少一些,以便逐步适应。云南刚下了一场几百年来有的大雪,也要等道路干了才好走。  相似文献   
20.
李普同志是我系第一任系主任,新华通讯社前副社长,现为我系兼职教授。现将他关于日本问题的两篇近作转载如下。总标题是作者本人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