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41.
新公共管理、无缝隙政府以及整体性治理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三大公共治理范式,三种范式既批判又互补,是公共管理范式上的否定、补充和升华,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的多元化思路。三者在组织结构上的观点呈现出从集权—分权—集权的权力回归和整体—分散—整体的形式回归,在技术手段和政策主张上的差异掩盖不了三者目标的相通性。三种公共管理范式都旨在向公众和社会提供更好、更有效、更完善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选择最合意的方式取得善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2.
日本在巨灾防治方面享有国际声誉,不仅因为它有亲历毁灭性灾难的经验,同时也因为其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的创新。早在1990年,联合国开始第一次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Decade of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1990-1999)时,日本就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1995年,日本经历了近代历史上最惨重的大地震:阪神淡路大地震,承受超过1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3.
杨洋 《世纪桥》2012,(23):153-154
摘要:中国与俄罗斯接壤,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经常有贸易往来,对于我们学俄语的学生来说,除了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更要懂得交往的方式与技巧。因此,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风土人情及其传统风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4.
余杨薇  杨洋 《人民政坛》2013,(11):29-29
“三个月内,宁德市政府将针对本次食品安全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下大力气,抓好整改,继续抓好食品放心工程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9月5日,宁德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府副市长黄建龙及食安办、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等市直单位负责人到场听取意见并回答有关询问。会上,黄建龙做出前述承诺。  相似文献   
14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利益与机遇,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较不平等的.老挝作为一个经济滞后的发展中国家,不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都得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机器的运转中,从而做出符合国家国情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6.
杨洋 《中国减灾》2011,(5):37-39
3月11日以后,日本似乎被世界各国的报道描绘得处于崩溃边缘:大量建筑物倒塌,海水激增上岸,核电厂爆炸。1万4千多人死亡,1万余人失踪……  相似文献   
147.
国民收入分配调节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性保障。我们必须强化从制度上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理念,立足调整“基本面”,兼顾“重难点”和“支撑点”,从三个层次入手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48.
现代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与执行能力的高低,公共政策制定不仅需要注重政策具体涉及到的技术、效率,更要面临公共价值选择中的行政伦理关注。行政伦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行为是一种规范的、有价值的活动,这种伦理的指导作用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9.
早晨六点,黄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在厨房煮着稀饭。想起自己10岁的女儿,黄蕊皱起了眉头。“现在的孩子心眼太多,会糊弄。”昨晚9点,学校老师发来短信,黄蕊才知道老师留了两张卷子,要求家长督促完成。在黄蕊的逼问下,女儿把偷藏的卷子上缴。“那卷子做的啊,错了一大片。她爸急眼了,抠到11点,才算完成。”  相似文献   
150.
本文从《老子》中两处“圣人之治”的明确主张谈起,分列“表相”及“根本”的双重诠释逻辑,深入分析《老子》文本中的“圣人之治”政治观,逐层呈现《老子》立意于根本道论之上的政治理想.以体、相、用为线索,分析“圣人之治”政治现的“体”——“圣人之治”根本逻辑的核心在“民”;讨论圣人辅民治政之“相”——“无为”、“贵柔”、“防微杜渐”等等;最后达到“圣人之治”双重逻辑下的任运之“用”——因任“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