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云大津 《新东方》2013,(3):63-71
日本商业"信用"是建立在其"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日本的价值体系可归纳为贵族(传统)价值体系(平安时代的贵族文化)和平民价值体系(江户文化、也称平民文化),江户时代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是日本近代诸价值体系的基础。日本近代的价值体系从战前的家族主义、家族主义的国家观念到战后的集团主义(企业本位主义),即家族(包括村落)、国家、企业的理论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点的时代特征,但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系没有改变。同时,日本社会各类团体公会组织,是日本价值体系一贯性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
传统选贤任能思想的现代转换就是指对传统选贤任能思想的批判继承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德才兼备、知人善用、量才授职等选贤任能的选拔标准和用人原则,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选贤任能思想。  相似文献   
53.
稷下学宫是战国中后期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举贤而上功"的人才政策、繁荣的城市经济、战国政治格局等因素,是稷下学宫诞生于齐国的必要基础。稷下学宫吸引了各诸侯国的贤士纷纷奔赴齐国,使其成为关东六国的学术文化中心。虽然稷下学宫因齐国的灭亡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但它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始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4.
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制度始建于公元一九○三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当时正值戊戌政变之后,清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变革教育。于光绪二十九年颁布了由张元洞、张有熙、荣庆共同拟定的《奏定景堂章程》即“癸卯学制。”于这一学制中正式确定了我国近代  相似文献   
55.
汉末三国之际的曹操上承汉末遗风,在与汉末士人尤其是党锢名士的交往过程中,深受他们尚名崇义、独行放诞等风气的影响;下倡建安文学,其文学创作以悲凉慷慨的审美风格、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开启了建安文学批评之风,更以魏王之尊延揽文士,促进了建安文学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美国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的种族主义事件,引发了全美抗议浪潮。这一现象背后,大众对社会的监督职能在网络的助力下被强化,美国主流媒体对事实进行搜证和追问,加强了事件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网络算法在竭力满足大众独特需求的同时,也助长了个体的独特偏好,让个体接触到的信息趋于极端化、片面化。  相似文献   
57.
<正>玉树地震后,民政部发布《关于做好玉树"4·14"地震抗震救灾捐赠工作的通知》,将救灾募款的资格扩大到民政厅(局)和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及13家全国性基金会;但3个月后,民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58.
津滨 《求贤》2010,(9):25-25
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天津滨海新区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在提高四项监督制度的知晓率、执行力和约束力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59.
公共是每个人的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南风窗》评选"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和组织已经是第七年了。"公共"是一个对我们既亲切又陌生的词。它与"公家"、"一大二公"都占着一个"公"字,而"公共"联在一起使用,又有  相似文献   
60.
为使群众路线持续有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的自觉性,尤其是说明群众路线的政治哲学基础.这个基础的价值论是指中共和群众都应该具有的共同理想,由此群众路线也才是值得中共和群众共同维护和实现的好的事业;这个基础的本体论是指群众路线得以存在或成立的群众观点,由此群众路线只能是非对象性的政治行为,中共对群众也才具有利益代表的逻辑关系;这个基础的方法论是指一种新型的民主机制,由此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与其价值论和本体论原则是高度一致的.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要注意防止形式主义和尾巴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