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牛纪刚 《公安研究》2001,(12):16-21
文章分析了制约打击犯罪机制建设的原因,即认识偏差,决策滞后;刑事立案制度的弊端,使打击犯罪失之于宽;警务保障无法可依,打击机制严重弱化;技术装备落后,打击犯罪的科技含量低。文章提出,强化打击犯罪机制建设应实行严厉与严密并重的刑事政策;要改革刑事立案制度;调整警务结构,优化配置,制定警务保障法规;以科技强警,提高打击犯罪的质量和效率;积极拓展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冰毒是指以天然麻黄素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也叫"甲基安非他明"、"甲基苯丙胺",因其外形为透明的结晶体或白色粉末状俗称为"冰"。"冰"源于"二战"期间日本化学家为使参战部队能持续地进行战斗而研制。二战结束后,冰毒流入社会,造成被大量滥用的严重后果。联合国《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将之列为世界各国政府必须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搞好社会治安必须有一套法律、法规、制度和机制作保障。这方面的建设要大大加强。”我们要遵循这个重要观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打击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的途径,从根本上提高打击犯罪的效能和质量。 (一) 我国目前的犯罪态势可以概括为:量大质高,急剧增长,治安恶化趋势明显。2000年,全国共立刑事案件363万多起,为建国以来的最高峰。以福建省为例,80年代初期为1万多起,90年代初期达5万余起,2000年突破15万起,10年来犯罪的年均增长率为22%。虽然其中有纠正立案不实的因素,但犯罪增长迅速是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