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4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昔日,他怀着满腔的激情来到基层检察院,处处不甘人后,工作中却略显青涩;今天,他是业务骨干,默默耕耘在公诉工作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公平正义的检察精神。他就是现任酉阳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张湘春。  相似文献   
32.
思想解放,更新观念,是学习、理解、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中国广大农村兴办的乡镇企业的农民企业家思维方式转变这一极为重要的层面,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深入地剖析了这个问题。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3.
调解和仲裁方式解决专利纠纷对于缓解目前诉讼方式耗时耗资的问题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减轻当事人负担、增强公众对专利制度的信心,也能节省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提高行政和司法效率.目前可充分利用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专业技术力量,设置专门的调解和仲裁机构受理专利纠纷,并将对专利有效性的调解和仲裁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还可规定涉及专利无效的调解书和仲裁书,如果其中明确记载了该事项,需进行公告后方能生效.  相似文献   
34.
王灿 《党史纵横》2001,(3):29-29
1881年,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读书人家.童年时期的鲁迅,衣食无忧. 鲁迅13岁那年,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曾是清朝翰林学士的祖父不幸坐牢,父亲又生了重病.少年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当铺和药店.在当铺,他将衣物或首饰递到高他一倍的柜台,然后在侮蔑的眼神中接了钱币,再到药店,在与他齐头高的柜台上买了药,返回父亲身边.  相似文献   
35.
易富贤《大国空巢》一书中的"人口历史观",其要点为:人口数量优势是国家、民族或文明强盛的基础;惟高效利用人口资源,方使人口数量优势显现并成为国家强盛之基;人口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国家、民族或者文明的活力大小;人口增加不是负担,反而是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大国空巢》的"人口历史观"是对近代"人口过多会阻碍社会发展"观念的反动,亦是对先秦时期中国传统人口观念的回归。肇始于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人口观念,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后,仍具有其不可抹杀的真理性,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巨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36.
在我们这个团队中间,许许多多的干警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默默践行着一个检察人“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忠诚誓言,奉献是我们共同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7.
高智发明公司茌中国运营为我国专利技术出口的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目前一方面通过国防专利和保密专利的形式对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专利技术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对于公开的专利技术的对外转让通过技术进出口的相关规定进行监管。其中,对于利用财政性资金所形成的专利权利进行了特别规定。上述监管体系能够初步应对国外专利运营公司所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但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物权法与担保法关于担保物权制度的比较分析,探究物权法对担保物权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39.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是它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过:“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巳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证明了下列几点: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  相似文献   
40.
关于股权的性质 ,我国法学界惯于遵循大陆法系的思维模式去认识。本文通过比较两大法系及其对财产权之界定 ,探寻财产权利结构体系演变的历史轨迹 ,认为借用英美法系的思维模式去架构产权结构有利于对股权本质的理解 ,有利于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笔者借用英美法系的思维模式 ,从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生产和分配法这一部门法本质出发 ,结合国企改革的实际 ,综评股权学说之分歧 ,通过对股权本质的经济法学思考 ,认为股权的本质是追求增量利益最大化实现的经济发展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