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认定间接受贿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上首次规定间接受贿行为。一、间接受贿的定罪问题间接受贿,当代大多数国家刑法都对此作了规定。我国原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均没有规定间接受贿。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32.
<正> 依法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重要的职能,是各级检察机关承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当前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策略,作些初步探讨。一、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坚持法制原则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应当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下称“三个有利于”)。这一论断,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  相似文献   
33.
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审级问题探讨王祺国民事、行政抗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向何级人民法院提出,应由何级人民法院再审,应适用何种审级程序,这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没有直接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在全国范围内,检法两机关就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审级的理解和执行上...  相似文献   
34.
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范围的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限制,除了表现为期限外,还体现在范围上。对后者目前还有不同理解和做法,需要进行研究、分析。一、对生效民事判决申请再审的限制民事判决是常见的民事(经济,下同)案件结案方式。判决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实践中,对生效民事判决申请再审在整个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中占据大多数。一般而言,当事人对生效的民事判决应享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但对于特殊类型的民事判决,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这种判决就是准予离婚的判决。民串诉讼法第181条  相似文献   
35.
应当立一部法律监督法王祺国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建立社会主义中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新形势下,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重大而长远的课题,历史亦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完善提供了契机。然而,检察机关现实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宪法...  相似文献   
36.
王祺国 《人民检察》2012,(13):36-40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党和国家顺应国际国内深刻变化的形势,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所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虽然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多次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中率先走出低谷,保持平稳增长的成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已基本达成共识,成为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检察机关作为以办案为中心的司法机关,其执法办案方式是否也有必要实行转变?尽管有些同志开始关注,有少数检察机关也开始探索,但总体来看,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7.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我国刑事诉讼体制、机制,理念、意识,方式、方法都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检察机关承担着刑事诉讼中上承侦查下启审判和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双重职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整个检察工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检察机关要更多地从审判标准化和诉讼终端性来整体上把握以事实证据为决定性因素的案件起诉质量和诉讼发展走向。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工作必须围绕审判这个中心进行,既要加强对起决定性作用的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又要加强为审判作最先准备的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同时还要加强对自身履行检察权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38.
我国检察权具有法律监督权与公诉权相结合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我国民行检察制度具有保护与监督的双重价值。因此,应设置完善的民事行政检察程序。  相似文献   
39.
行政审判程序是行政诉讼程序中的核心部分。目前法学理论界多从宏观角度探讨行政诉讼程序,却甚少对行政审判程序进行论述。本文拟就行政审判程序的特殊性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一关于审级制度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在刑事、民事(包括经济,下同)案件的审理中普遍采用两审终审制,即允许当事人在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刑事、民事判决时,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法院依第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所作出的裁决,为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刑事、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40.
本文着重研究了检察权重构的实然性问题,并就我国检察权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检察工作的特殊性做了简要的分析.文中还针对现阶段检察权配置的缺陷提出了对重构检察权配置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