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论家政工的劳动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约有家政工1500万,其中以女性农民工为主。因家政行业技术含量低、危险性小,从而成为很多农村妇女进城打工的首选工作。但因中国《劳动法》不适用于家政工,同时没有保护家政工劳动权利的专门法律,致使家政工劳动权利受侵害的现象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本文从劳动者的界定、家政工劳动权利的特殊性以及家政工劳动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家政工的劳动权利,以期引起立法者对家政工群体的关注,推动家政工劳动权利保护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22.
一、从婚姻的属性看法律对离婚问题的引导 在有关婚姻关系性质的问题上,总是围绕着契约论来展开辩论。契约论是西方学者在反对基督教婚姻神化理论的斗争中产生的,反映了当时的人文思潮。康德认为,配偶双方是“为了终身占有对方的性器官而产生的结合体”①。法国大革命后产生的1791年宪法,明确地把婚姻视为民事契约,但黑格尔认为“把婚姻理解为仅仅是民事契约这种在康德那里也能看得到的观点,同样是粗鲁的,因为根据这种观点,双方彼此任意地以个人为定约对象,婚姻也就降格为按契约而相互利用的形式”,他说“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