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总则  相似文献   
22.
我国以往的民法学研究,呈现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这一研究模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未来的制度性研究应当是采用了体系化思考方法的制度性研究,应当是面向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开放的制度性研究,而非单纯采用法律的逻辑分析方法的制度性研究。  相似文献   
23.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我国进行物权法起草的过程中,就物权请求权应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存在有不同意见。这一问题属于民法问题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应当运用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并结合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进行分析,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以及登记的不动产物权人主张返还原物的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24.
试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个重要制度。它作为交易法上的一项裁判规范,对于当事人间无法经由私法自治原则予以协调、解决的利益冲突,通过法律的补充性规定,直接作出利益取舍,体现了现代交易法侧重保护交易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但就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其适用条件具体构成如何,在理论和司法实务上,仍然莫衷一是。本文力图以法律的比较考察为前提,在评议诸家学说的基础上,就以下三个问题提出我们自己的认识。一、交易行为是否须为有效行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交易法上的一项重要规则,其适用以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存…  相似文献   
25.
王霄宁  王轶 《探索》2005,(3):95-99
近几年产业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吸引了许多学者加入到产业集群研究中,这些学者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技术经济学等。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为产业集群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特别运用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并作以实证检验,旨在为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物权保护制度的立法选择 评《物权法草案》第三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轶 《中外法学》2006,(1):36-43
<正>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现行民事立法是以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民事法律体系。有关物权保护制度的一般规则体现在《民法通则》第5条、第73条、第74条、第75条、第83条、第106条第2款及第3款、第117条和第134条第1款及第2款。在《民法通则》的上述各项规定中,第106条第2款、第117条以及第134条第1款可谓是物权保护制度的核心内容。它们确立了一种不同于  相似文献   
27.
王轶 《理论导报》2020,(6):19-21
正核心阅读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立足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重要法治保障。民法典凝聚亿万人民的共同意志,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以法典化方式巩固、确认和发展民事法治建设成果,有效回应我国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8.
李建政任郑州市金水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已经13年了,金水区统一战线各项工作目前在全省县级单位中排位靠前,这与李建政对统战工作的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9.
30.
略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轶 《中国司法》2007,(5):26-28
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功能原则,即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即观察、处理物权法问题的准绳。它是民法基本原则在物权法中的具体体现,是物权法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表达了物权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物权法中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物权立法的准则。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蕴含着物权法调控社会生活所欲实现的目标,所欲达致的理想,集中体现了物权法区别于其他调整物权关系的法律的特征。它贯穿于整个物权立法,确定了物权立法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