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95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窦海阳 《法学家》2015,(2):92-103,178
《侵权责任法》对高度危险的规定虽然是开放式的,但是在具体适用时缺乏准确、全面、合理的判断标准,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高度危险的判断应当从外部确定其界限,在内部确定其考量因素。从外部界限来看,高度危险区别于不被允许的危险。在内部考量方面,应当结合不可控制性、非通常性、损害后果的严重性或者致害概率的高度性,以及物品的性状、活动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对高度危险的判断不可僵化,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判断标准的调整保持动态化。  相似文献   
332.
证人证言是一项重要的证据种类,其确实性和充分性直接影响着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处理。动机是推动证人行动的内在力量,证人陈述证言的行为和态度,受证人自身的心理支配。影响证人作证的动机和态度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和治安形势、证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证人与案件之间利害关系、不同的询问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办案人员在询问证人工作中,应采取正确态度和方法,有的放矢的做好证人的心理转化工作,营造证人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言的气氛和条件,有效地消除证人作证的心理障碍,实现对其不利作证心理的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