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进入了深化改革阶段。但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改革思路,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激进式、理性式、渐进式和混合式审批制度改革路径的优缺点,结合我国改革的实践和现实环境,提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选择混合式路径。  相似文献   
22.
中英“行政三分制”改革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行政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政府管理体制在借鉴国外行政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积极的探索.针对深圳政府提出的"行政三分制"改革方案,通过比较中英两国"行政三分制"改革的背景、现实条件、目标和具体方案等方面的差异,对目前我国推行"行政三分制"存在的阻力以及如何恰当引进英国的经验与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有利于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3.
蔡小慎  潘加军 《前沿》2004,(10):129-132
制度创新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 ,而创新成本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制度创新的效果和质量。从制度变迁的方式来看 ,创新成本可以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成本和强制性制度创新成本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创新的方式为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创新。本文分析了强制性制度创新成本的优劣 ,并根据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提出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创新的方式应为强制性制度创新与诱致性制度创新的结合。  相似文献   
24.
蔡小慎  贺利军 《求实》2003,(8):27-29
"非典"给我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三大产业的损失使就业岗位数量明显萎缩,从而使我国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三个代表"的理论思想为指导,深入剖析了我国传统行政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缺陷,提出了五种基本的现代行政价值观,即民主行政观、公平行政观、效益行政观、规制行政观和服务行政观,并对其重构的途径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6.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公务员期望的不断提升,以考试录用为主的公务员选拔制度亟待创新。本文探索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公务员选拔机制中,对公务员选拔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公务员选拔的胜任力评价与反馈、公务员选拔应用胜任力模型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综合评价公务员选拔对象的能力素质、合理配置公务员任职岗位、促进公务员个体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7.
蔡小慎  贺利军 《前沿》2004,(1):9-12
“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在于它从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 ,要求党和政府实现最广泛的社会价值。而行政组织变革的各项动因原初动力 ,即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和职能 ,提高行政效率 ,创造更多的行政产品 ,真正实现人民利益 ,其实质也是围绕“三个代表”的精髓展开的。文章重点论述“三个代表”思想与行政组织变革的方向动因、目标动因和价值观动因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8.
我国是世界上行政管理费用高昂的国家,巨额的行政费用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制约作用日渐凸显,而传统政府管理对行政行为社会效益和行政成本关注程度的失衡,使行政费用居高不下.本文以行政管理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统一为出发点,引入了公共部门的行政成本--效益分析模式,并从行政成本效益的构成、行政目标的选择、行政影子价格的确定、行政成本的不确定因素、行政效益的辐射效应等几个方面,对其分析步骤和框架提出了构建设想.揭示了谊分析模式在我国推广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同时就其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恒久价值追求,关乎亿万民众的康乐幸福,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与治国理政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新发展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质上内含着“经济增长”与“结果分享”两个维度的具体要求,需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友爱社会”三重机制共同驱动实现。其中,有效市场要遵循效率原则,基于做大做好“蛋糕”之目的,更加注重发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经济总量、奠定共同富裕坚实物质基础的作用;有为政府要遵循公平原则,基于切好分好“蛋糕”之目的,更加注重发挥精准调控、缩小贫富之差、提升发展结果分享性的作用;友爱社会要遵循互助原则,基于自愿无偿奉献“蛋糕”之目的,更加注重发挥激发共同富裕长效内驱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责任作为法治与道德对社会成员的双重要求,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当人们内在的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认知发生了一定改变,就会使实践行为出现偏差,为社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此时,亟需科学的责任思想作为责任认知与实践的基准,指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规范具体行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不同学术流派责任思想的批判与继承,结合对人类社会的剖析与研究,提出了诸多关于责任的科学思想与严谨论述,经过不断的理论验证与实践发展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责任观。在新时代系统研究、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责任思想,梳理马克思主义责任观的理论体系,对于强化我国社会整体责任意识与义利观认知、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