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正2014年4月27日,国民党中央召集蓝营地方县市长开会后宣布:核四一号机不施工、安检后封存,二号机全部停工,同时尽快召开能源会议以确保未来供电无虞。"核四"未来是否运转仍应交公投决定,不同意降低"核四公投"门槛。2014年4月15日,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发表声明,坚持要求停建"核四",并在4月22日为此进行无限期禁食。民进党主席苏贞昌顺势在16日提出"核四公民投票特别条例草案",排除"公投法"高门槛,提出四分之一投票人(大约500万人)同意即可,同时将"2014终结核四"列为年底"七合一"选举宣传政见。台湾  相似文献   
12.
谢楠 《统一论坛》2015,(3):41-43
2013至2014年台湾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回升,失业率呈下降趋势,但岛内宏观经济的趋好并未提升台湾执政当局低迷的民意支持度。岛内民众对台湾当局施政不满意度极高,直接导致国民党在2014年底"九合一"地方选举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溃败,丢掉了长期执政的台北、台中、桃园等9个县市,执政县市减少至6席,执政人口不到全台人口三分之一。岛内蓝绿政治版图的翻转与台湾经济转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区30余年的所谓“民主化”实践,形成了两党轮替的制度环境和两党主导的政治结构,并在历次选举中多次上演。在这样的政治语境中,“第三势力”发展空间受限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认知乃至思维定式。近年来岛内中间选民显著成长,国、民两大党实力对比失衡,“第三势力”自主性增强,为“第三势力”发挥影响力、谋求新突破带来新机遇。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以台湾民众党为代表的新兴“第三势力”夺得新竹市,并在台北市长选举中表现不俗,显示在一定选民结构、选举环境和选战策略的耦合下,“第三势力”具备打破岛内政治环境结构性限制的空间和实力;尤其是与传统“第三势力”的式微相比,实现地方执政且赢得14席县市议员更凸显了民众党的一枝独秀。当然,选举结果与民众党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政党成立时间尚短、基层经营不足、选举经验缺乏等,并不足以掩盖其发展势头。2024年“大选”和“立委”选举,是岛内政治格局重新洗牌和检验“第三势力”实力的重要节点,以民众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能否争取中间选民凝聚基本盘,提高民意支持度向选票的转化率,以及根据国民两大党的选举布局和竞逐态势制定正确的选战策略,将决定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谢楠 《两岸关系》2023,(10):22-23
<正>近期台湾经济态势下行明显,出口自2022年9月以来连续12个月负增长,拖累2023年经济增长陷入“保1”困境。事实上,台湾经济发展正面临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以及内生动力不足等多重挑战,亟待调整经济发展路径,通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重获发展动力。一、台湾出口衰退明显,严重拖累经济发展。据台统计部门最新统计显示,台出口连续十二个月负增长,今年1至8月出口大减15.7%,出口表现相对亚洲其他主要经济体表现堪称最差。台湾是一个典型的“浅碟型”经济体,出口衰退严重拖累经济增长。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