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公证与鉴证     
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其法律行为或某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文书,确认真实性与合法性的一种证明活动。鉴证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对合同的真实性、可行性及合法性进行审查、鉴定的行政活动。公证和鉴证的主要区别有四点:  相似文献   
122.
本研究通过对随机整群抽取的378名济南青年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 当前济南市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表现出更多的个体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生价值手段上,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取向和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3.
养殖状元拚命三郎──记开封市政协委员、全国劳模杜培岭清道,继宏人们常用骆驼、黄牛来比喻那些甘愿付出、不求索取、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杜培岭这位年青的农民,如一跋涉于沙漠的骆驼,凭着一种执着的信念,在开封北郊乡郭楼村这片金黄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顽强拚搏,...  相似文献   
124.
本研究通过对随机整群抽取的378名济南青年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济南市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表现出更多的个体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生价值手段上,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取向和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5.
备受瞩目的辽宁 “一号工程” 从2001年7月开始,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在辽宁省启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辽宁的光荣使命,是对老工业基地的信任与重托,也是辽宁乃至国家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社保试点作为全省的“一号工程”,举全省之力,精心组织,稳健推进。  相似文献   
126.
鉴继祥 《工会论坛》2005,11(4):52-52
企业开展先进性教育要抓好五个结合要与转变党员思想观念相结合;与清理发展思路相结合;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27.
崇祯皇帝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无疑是在不动声色中除去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相似文献   
128.
“紧跟支部干,农民有钱赚;跟着党员走。产销不用愁”,这段顺口溜折射出的是济宁广大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信赖。  相似文献   
129.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受理申诉案件是人大机关所处特殊法律地位所决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工具之一,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组成部分.它负有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治罪犯、服务四化的重任,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产生,要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受理公民申诉案件是法律赋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职权.《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130.
谪流,指谪迁与流放。谪迁,或称谪降、谪贬,指古代官吏因罪或不称职被降级并调到边远地区;流放,又称充军、谪戍,指将处以流刑的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服役。谪迁,主要限于士宦阶层,始于两汉;流放,作为中国古代刑罚之一,则包括了所有阶层的人犯,《尚书》中已有记载。二者均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惩罚罪人的一种强制性政治手段。云南是有明一代发谴罪人的地区之一,本文对明代谪流之人到云南的原因、类别、境遇及其地位和作用,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