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15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论DNA的法律证据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基因科技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被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DNA证据被引入法庭就是其中一种。由于DNA证据与证人陈述指认证据具有的主观性不同,它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不可撼动的铁证。然而,DNA证据的获得是一个由人操作、完成的过程,我们不能捧除其中可能出现的故意或非故意的错误。因此,法庭在评价DNA证据的证据价值时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4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治安状况日益恶化,消失多年的黑社会犯罪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2001年,公安部实施了“打黑除恶”的专项行动,但恶势力并未就此销声匿迹。近两年,恶势力犯罪再次成为新闻媒体的高频率用词。但从学术界到司法实务部门,至今没有对“恶势力”的概念达成共识,对其形成的社会基础及防控对策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3.
主持人絮语     
新年伊始,"海外犯罪学家"专栏也迎来了它的周岁生日。这个专栏是本刊前主编姚建龙教授与加拿大安大略科技大学社会人文学院曹立群教授共同努力搭建的一个平台,其目的是"活跃中国犯罪学的科研,促进犯罪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4.
流动人口构成了恶势力犯罪组织的主体,他们绝大多数曾经是“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和缺乏谋生的技能促使他们组织或加入恶势力团伙。为了切断城市流动人口恶势力的源泉,城市有义务接受父母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孩子给予义务教育,让孩子们享受正常的亲情,健康成长;应该对外来人员给予更多的关爱,尽可能地在安全、医疗、民政救济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多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45.
据《成都商报》报道 ,2 0 0 1年 2月 9日下午 ,我国首张基因“身份证”在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院物证教研室诞生。身份证的主人出生于 2 0 0 0年 6月 30日。他的父母除按传统给他按脚板印、照相以外 ,还给他办了一张“基因身份证”。身份证持有人的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有了这张身份证 ,我以后再也不怕儿子丢了。”组织制作“基因身份证”的教研室主任也说 ,制作“基因身份证”的初衷就是方便父母辨认被拐、走失的孩子。“基因身份证”的诞生确实值得庆贺 ,至少免除了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寻亲”的麻烦。然而 ,在我国现有法律范围内 ,笔者…  相似文献   
46.
走出DNA证据的误区——对DNA证据“不可质疑性”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多年来 ,基因科技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被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DNA证据被引入法庭就是其中一种。由于DNA证据与证人陈述指认证据具有的主观性不同 ,它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不可撼动的铁证。然而 ,DNA证据的获得是一个由人操作、完成的过程 ,我们不能排除其中可能出现的故意或非故意的错误。因此 ,法庭在评价DNA证据的证据价值时不应陷入“DNA证据 ,铁证如山”的误区。  相似文献   
47.
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 ,从学术界到司法实践部门 ,对“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问题都存在颇多争议。在中国 ,从最初使用“黑社会”到现在通用“黑社会性质组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立法、司法部门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也有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但无论如何 ,“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仅仅是概念而已 ,对他们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