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替换成为持续争论的话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替换的可能。从情感劳动视角看,在个体能力层面,人工智能并不拥有真实情感、自我意识和情感理解的能力;在实践基础方面,人工智能不具有具身性、社会性和共情实践的基础。因此,人类情感劳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无法实现人类替换。当前的并非真实的人工情感劳动也具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包括人的价值和伦理危机、消解人际关系、冲击人的情感认同等。  相似文献   
62.
杨向阳  陈雯 《群众》2023,(8):49-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创新联合体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撑,是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