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2005年1月8日以来,江苏省如皋市以鲍学文等人违法犯罪事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活动。原如皋市人大代表、郭园镇镇长鲍学文已成“阶下囚”,而把他送上牢狱之路的,则是他伙同他人所炮制的400份题为《特大新闻》的小字报。小字报以其虚构的事实、极其下流的打油诗,诽谤该市下原镇党委书记马某与副镇长吴某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成为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干部利用“小字报”形式恶意诽谤第一案。镇长为何捏造事实诽谤党委书记?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恩怨情仇呢?屡犯“前辈龙颜”:镇长的面子工程轰然坍塌现年49岁的鲍学文在出事前仕途…  相似文献   
72.
在57年前的孟良崮战役中,我华东野战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其中将师长张灵甫命归黄泉。然而对张灵甫的死,国民党涂脂抹粉为“自杀”。张灵甫果真自杀身亡?近日,曾受命为张灵甫验尸的原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陶勇司令员的保健医生盛政权披露了那段真实内情。  相似文献   
73.
浓浓乡情,教授回乡开门诊张谷才,1921年生于江苏如皋西部一个农民家庭。18岁时,他师从当地名中医刘朗甫,精读《内经》、《脉决》、《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名著。1955年秋,张谷才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原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大学毕业后,张谷才留校任  相似文献   
74.
《中华人民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规范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部国家大法,该法的出台对于从源头上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此部法律的诞生,凝聚了一位两次患癌、高位截肢、拄着双拐的普通人大代表的心血——  相似文献   
75.
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于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对于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所进行的活动将起到积极作用而此部法律的诞生.凝聚了一位拄着双拐的普通人大代袁的心血——  相似文献   
76.
国庆60周年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留给国人的却很多,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那些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那些色彩斑斓的欢庆场面,更多的是记住了那些平凡的人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就有这么—位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经过近20年锲而不舍的追求,在偏僻乡村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博物馆,从而向国庆6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77.
鞠九江 《人权》2012,(1):8-12
没有营养的人容易生病,没有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容易浮躁,这“浮躁病”比身体疾病更难治愈。对历史的遗忘、知识的残缺乃至价值观的混乱、信仰的迷失是当今社会的尴尬。我要发挥舍热,在家乡建一座博物馆,以传承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给后人留下一笔永久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8.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明文规定。然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家住江苏省如皋市的“环保卫士”陈进冬,20年拯救野生动物121万只(条),从而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其锲而不舍、善待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79.
200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三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80.
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日来临之际,家住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的日本老兵伊藤郁子,通过电话向远在大洋彼岸的日本家人捎去问候。她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我爱樱花烂漫的日本,更爱社会主义中国,我的心永远在中国!”伊藤郁子,今年79岁,系江苏省如皋市政协委员,享受县处级干部待遇的离休干部。她已在该市如城镇这座古老的小镇生活了50个春秋。熟悉她的当地人都爱亲切地称她为伊藤。伊藤,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日本来到中国的传奇式人物,近日接受了笔者的独家采访。面前的她,身高约1.6米,穿着朴素大方,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