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286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310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2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12.
13.
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人民政协工作的指南。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的作用、人民政协组织的界别作用、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中的主体作用,是搞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客观要求,应该抓紧抓好,并为之提供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着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等薄弱环节,难以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和学校双向受益及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论讯问客体语言的听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讯问语言表达艺术一样 ,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语言的听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讯问时 ,讯问人员要认真听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仔细识别其有声语言、类语言和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16.
诱惑侦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侦查非法买卖枪支案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我国也在不同程度地适用这一有效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 ,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影响了其效能的充分发挥 ,也极易侵害公民合法权益。鉴于此 ,本文分析了非法买卖枪支案件运用诱惑侦查的条件 ,提出了非法买卖枪支犯罪案件诱惑侦查中诱饵的设计方案 ,以及非法买卖枪支犯罪案件诱惑侦查的策略和方法 ,以期能对我国当前的缉枪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公安队伍作为一支整体队伍,应当重视对队伍的群体素质的培养和建设,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群体素质,应当包括配置良好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知识构成、性格构成等。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内圈层一体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界定了武汉城市圈内圈层的内涵,提出了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圈层一体化切入点和重点的七个方面,以期对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圈层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非一个悬设的概念或虚幻的理念,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和鲜明的实践旨向。纵观近几年习近平所提出和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层面基本围绕着建设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和维护国际秩序三个层面来考量。世界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首要目标和价值诉求,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走共同发展之路,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维系共同体生活的坚实物质保障和经济基石。推动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构筑并维护国际秩序的和谐有序,促使人类走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终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20.
邓陕峡 《证据科学》2013,21(1):52-60
笔录类证据在诉讼中形成,由特定人员制作,具书面特征.其制作强调及时、纪实和合法.笔录类证据有助案件信息发现,将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连接起来,固定证据材料,反映取证过程,有的还具情景再现功能.搜查、提取、扣押笔录和审判笔录应纳入笔录类证据范围.询问与讯问笔录属于人证范畴,不宜纳入笔录类证据范围,且应当限制询问、讯问笔录在庭审中的过量适用,促使审理形式从“笔录为中心”转向“证人为中心”.真实性与可靠性保障不足已成为影响笔录类证据适用的重要问题,解决之道在于细化笔录制作规范和强化笔录证据制作的外部监督机制,落实见证人制度,扩大全程录音录像适用范围,确立笔录制作相关人员出庭制度和辩护律师在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