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8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从中国民主党派的政党特征出发,阐述了民主党派进步性的内涵、历史表现及当代要求,探讨和分析了保持民主党派进步性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其途径。文章认为:保持和发展进步性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进步性必须贯穿于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建设适应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的参政党”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2.
县乡党校是县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部门,是培训、轮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仍是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2006年6月以来,广西在10个县(市)开展了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为探索新形势下县乡党校的办学新路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
法律技术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功利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法律专业学生在法理造诣和法律技术上有着等质的要求。精通法律技术并能够运用法律技术服务于社会,是社会衡量和取舍法律人才的基本标准。这决定了法律技术培养在法律专业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制约着整个法律专业教育过程。法学教育应当围绕着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中心来进行。而为了适应培养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法学教育的机制和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4.
谈制定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召回制度,提出应从明确食品召回的定义、需召回的食品种类,食品召回的等级、 召回行动的实施者、食品召回的程序、成立省级食品召回协调办公室以及建立食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等十一个方面制定我国 的食品召回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5.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法律职业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高等政法院校也开展了一些法律实训教学,但是,其法律实训教学一般仅是某门法律理论课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很多高校并未独立设置有法律实训课程.为此,高等政法院校应深入开展法律实训课程的创建和实践活动,创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实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6.
本文结合学界的相关研究以及广西近年来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建立健全多方互动一体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领导,整合统战资源和力量,实现党外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效途径的思路,以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与中共合作共事的党外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27.
水资源保护、饮水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和城市频频发生的水资源污染事件,向人民敲起了警钟。本文就如何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城市饮水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正>中国农工民主党是具有革命历史的中国民主党派,它由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等人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创建,当时定名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抗日战争期间改称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抗战胜利后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农工党自创建之后,在与蒋介石反革命独裁统治进行斗争中走过了一段艰苦曲折的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在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9.
一、法律实训课程的创建从课程开发角度看,一门课程应具备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大纲、教材、成绩评定体系。对于实训课程而言,还应有实训项目。教学目标是课程开发的指针,法律实训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开展法律实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法律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法律职业工作。法律实训的常见方式有:案例讨论、辩论、审判观摩、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学等。由于模拟法庭的实训活动具有可控性、仿真性、重复性、自主性和易普及性等优点,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法律方法能力和社…  相似文献   
30.
客运出租汽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南宁市出租车行业迅速发展起来,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客运出租汽车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特殊的公共资源,其生产流通和经营条件、供求状况等均具有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出租车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探索客运出租行业发展规律,按照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和市场经济原则构建相应的管理体制、运作方式和调控政策,加强对出租车运营的规范管理,促进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是当前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