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76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7篇
法律   857篇
中国共产党   216篇
中国政治   712篇
政治理论   179篇
综合类   14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建立在国有资产不受侵害的基础上,在国企改革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私分国有资产罪犯罪的社会原因、个体原因以及经济学原因,对于切实有效的运用刑法保护国有资产,确保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沿着法治化的轨道正确进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船舶碰撞造成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总结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处理船舶碰撞油污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并根据法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分析 ,最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的立法或司法建议案  相似文献   
63.
在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公安机关的刑事鉴定体制。这不仅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有其法律根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是刑事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同时,应通过立法完善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如规范鉴定人的资格认证,明确其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范鉴定程序,克服“自侦自鉴”等缺陷。  相似文献   
64.
目前,流量检测系统经常采用的检测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线圈、微波、视频和超声波检测方式,这四种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应用。通过建设的经验,本文对比分析了四种检测方式的特点,最后得出四种检测方式的综合评分,为建设流量检测系统提供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提高领导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针对我国目前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存在的缺陷,必须找准原因并采取对策,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66.
社会资本理论剖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江  黄晶 《理论学刊》2004,(5):38-41
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本理论受到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高度重视。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实质上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回归。这一理论的体系和结构主要可以从社会资本的定义、内容、性质和结构等方面采把握。社会资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前这一理论研究的难点和不足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的度量、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积累、社会资本的结构变迁以及社会资本与产权归属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67.
邓小平的宪政思想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宪法至上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前提。发展民主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行法治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目的。掌握并运用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基本理论,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宪政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8.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学界极富争议的论题之一。这些争议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学者们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有不同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反映在宪法和经济法之中,贯穿于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的根本性准则。因为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人们对经济法存在的基础——市场经济的认识存在深刻的分歧,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中西通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法基本原则,所以需要以新的视野展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国经济法的社会主义属性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表现,强调它并非走意识形态的老路,因此,中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二是国家调控原则,它们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利益的政治表达形式和范围,可称之为“资本的社会主义”,它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成为面具的“社会的资本主义”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69.
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有效实现形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兵团担负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载体和实现形式是不相同的,探索21世纪兵团实现历史使命的实现形式是兵团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0.
发展根植于人类本身所固有的对现有事物的否定与超越精神,是人类为自己设定的永恒目标。然而,在传统发展理念支配下,发展的标志要受制于“人类中心论”和“物本主义论”,由此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传统发展理念的形成直接根源于人类作为思想前提的真理观和价值观上的误区。构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实现本真意义上的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的终极指向是全面而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