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13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随着人们永葆青春和美貌欲望的增强和医疗美容技术的发展,医疗美容行业日益火爆,同时医疗美容监督管理发现的违法医疗美容行为也越来越多。通过对一起医疗美容机构越级开展美容手术投诉处理事件,对越级开展美容项目是否为超范围执业提出见解,同时对规范医疗美容活动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2.
产业工会是产业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产业劳动关系的协调者,是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者.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工会正处在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挥更大作用的机遇期,处在推动产业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本文以安徽省产业工会为例,通过对安徽省产业工会的历史沿革与组织概况的梳理,分析了产业工会发挥作用的路径,提出了推动新时期我国产业工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社会影响力债券"是公共部门吸引私人资本投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的一种新型社会合作治理工具。从资源依赖、新公共管理、网络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等理论视角,可以把社会影响力债券阐释成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多方、多层次合同,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特有的合作治理模式;以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产生良性的社会影响效应,私人投资同时获得回报为目的。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和总结社会影响力债券近十年的实践发展可以看到,社会影响力债券相对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PPP模式,具有将风险从政府转移到私人投资者、更多元主体参与和评估机制更严谨等特点。社会影响力债券以其多主体合作与"共赢"模式,以项目组织方为连接中心形成协同运作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社会公益项目资金不足、资源吸引能力弱、治理绩效低、评估监测不足等问题。尽管社会影响力债券在世界各国得到很大的关注,但是现有案例显示,它仍存在着风险过高、项目结果不确定性大、吸引的私人投资者不足等问题。在未来,社会影响力债券在风险机制、评估机制、问责制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领域,社会影响力债券的研究和发展对各国社会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都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94.
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方法论解读大体来讲,涵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的纵深与现实的广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把握与辩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保持本真与时代的创新等三个方面。从方法论角度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内在意蕴,旨在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探索路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形态的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95.
认识权力     
认识权力是认识过程中主体支配和控制客体能力的体现,它表示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主体较之于客体的一种优越的地位。认识权力具有制约性、能动性、工具性和动态发展性的特点。明确认识权力对于主体能动地发挥其认识作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本文用翔实的资料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同时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以及重大意义,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是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确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体制与机制。  相似文献   
97.
邵亚萍  杨吉 《行政与法》2004,(11):109-112
担保物权的竞合,变称职物的提担保竞合,是指在同一标准上存在不同种类的担保物权,此时应以何类担保物权的效力优先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一问题,在《担保法》及其他法律中均没有作出规定.与此同时反观我国民法学界,对担保物权竞争合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司法实务中的法律缺席以及理论研究上的止步,于是以此为契机,我想通过本文写作以及对担保物权竞争合存在现象的研究,希冀能在理论上建构出一条最终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8.
搜索引擎平台作为代表性多边平台对传统反垄断法中相关市场认定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各方在探索规制互联网主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相关问题中提出了搜索中立与搜索偏向原则,也有人提出将搜索引擎平台作为关键设施公开其算法。本文主要讨论搜索中立原则适用于搜索引擎平台的可行性以及关键设施理论在搜索引擎平台规制监管中的作用。最后,本文从中国搜索引擎企业的实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出发,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图景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规范大众价值,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0.
论转型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是否科学有效,不仅直接关系到地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效能和形象。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趋势明显,权力寻租和权力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公民社会力量不断增强,使现有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因此,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增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参与的结合,培养多元管理主体,从而构建起地方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