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5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384篇
工人农民   235篇
世界政治   3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86篇
法律   4555篇
中国共产党   1468篇
中国政治   3805篇
政治理论   960篇
综合类   46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752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1178篇
  2010年   1550篇
  2009年   1648篇
  2008年   1477篇
  2007年   1817篇
  2006年   1729篇
  2005年   1340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创新中最具有特色的、份量最重的部分。任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概括,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也不例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应有之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2.
包雯  王春香 《学习论坛》2006,22(6):72-75
刑法谦抑作为当代刑法的一项重要基本理念,已被各国刑法理论所承认,刑法谦抑亦应作为中国刑法改革的方向。应从构建符合刑法谦抑的犯罪体系、刑罚体系、行刑体系三个层次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63.
网络自拍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网络自拍的起源及表现“自拍”这个词早在1984年便已出现,英文学名为Self-timer,它当时只是指照相机的一种功能,即自行设定拍照时间。这个功能主要是给用户在单独使用相机,又想拍摄自己影像时使用的。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自拍遭遇了网络,于是“网络自拍”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诞生了。早期的网络自拍是指网友利用相机自拍功能将自己的照片拍下,再上传到互联网上,简言之就是“网络”加“自拍功能”。但那时网络自拍并没有流行开来,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技术限制:数码设备价格昂贵、网络传输速度低、没有足够的上传空间;其次,…  相似文献   
64.
社会监督具有突出的随机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但在通常情况下,社会监督的力量是分散的,没有形成合力,并且也没有通畅的渠道来表达,因而不能形成直接而有效的监督。实行警务议事会制度以后,群众的监督力量被充分凝聚起来,各种监督信息也被充分汇集,从而形成了对被监督者全面而有效的监督。这种临时的制度安排,是我国转型期内有效监督制度稀缺的补救,同时也是建立我国长效监督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5.
2007年10月12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主办"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学术研讨会,特邀请本院俄罗斯所研究员王郦久、欧洲所所长冯仲平、日本所所长杨伯江、亚非所西亚非洲研究室副主任唐志超、安全与战略所所长李伟和世界政治室主任高祖贵、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利民等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及其对各国的影响以及反恐在美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面临美欧对独联体地区的渗透和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俄正积极调整其独联体政策,以期反击西方的进攻和压力。展望独联体地区未来形势,俄美争夺将更趋激烈,独联体内分化趋势加速。中俄两国也可能因独联体的形势变化出现新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67.
工伤认定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认定工伤,首先要根据工伤的构成要件准确把握工伤的概念,其次要能够准确把握劳务关系、雇佣关系、委托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之间的异同,最后需要结合实际对工作原因、工作场所、上下班途中等三大要素作出合理认定。  相似文献   
68.
"中国经济威胁论"及其国家形象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国际观察》2007,(3):53-57
从经济总量威胁论到贸易、资本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愈演愈烈,呈阶段性递进式扩大发展,其发展过程正吻合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逐步提升.国家形象随着国家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认知对象仅仅是影响因素之一,而认知者具有自我认知意义的信息选择过程在此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国际地位变化和国家形象的关系体现为三个悖论,国际地位并不直接决定国家形象认知的方向,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不一定必然导致国家形象的负面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与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存在同时并行的理论可能.  相似文献   
69.
党内民主惰性的危害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党内民主实践过程中保守、被动、形式主义,存在较为严重的民主惰性。这种党内民主惰性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阻碍,是党自身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的大敌,我们党应当有勇气正视它,有能力突破克服它。  相似文献   
70.
魏敏 《中外法学》1991,(3):46-49
<正> 人权,本是国内法的一个概念,是作为一个法律原则和公民权利被规定在有关国家的宪法、民法或其他法律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际条约开始出现有关保护少数条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问题大规模地进入国际法的领域.目前,根据国际上较为普遍的意见,人权既包括个人人权,也包括集体人权,即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等.但是,由于国际人权文书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特别是由于各国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传统的不同,有关人权的解释和运用,是不同的.再加上一些国家将人权作为推行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