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9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渤海2号"事件已经过去三十余年,期间中国由封闭到开放,民主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尽管问责的制度背景及内涵等都已经改变,但近年来的问责实践在路径上却又体现出与"渤海2号"事件的高度内在一致,这也意味着问责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将与大多法治命题一样面临同样的命运,即西方理念如何内化成为行之有效的中国制度,而不是在实践中逐渐丧失最初的目的并最终被实质上放弃.因此,在此时认真梳理"渤海2号"事件问责事件,对于问责制度的制度化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2.
证人出庭作证是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的双重要求,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中确立了强制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然而这一规定能否顺利转化为实践中的法则还有待时间的验证。只有对该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完善,并辅以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其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首要标准"的语境下,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作为实现矫正罪犯的新的方法手段,以符合教育方法创新、能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迎来了强化和发展的春天。当前监狱心理咨询师队伍已成规模,心理矫治工作效果备受关注,进一步强化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以期心理矫治手段能更充分地发挥好技防人防一体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84.
宣增益 《中国司法》2008,(3):97-100
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经济逐步走向全球化,随之而来的跨国纠纷也不断增加。因此对于原告来说如何能通过某种手段限制被告转移财产或销毁相关证据等,对于保证其获得公正判决以及顺利实现判决利益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5.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延边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强州目标确立的重要战略之一,要重点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86.
在企业文化领域,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出发,首次提出了宗族型文化。之后,陆续有学者对宗族型文化进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卡梅隆(Cameron)和奎恩(Quinn),他们在竞争价值观框架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进行类型的划分,并对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以及企业文化变革展开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为企业宗族型文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在理论的深入拓展,定量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本土化研究等方面仍需做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87.
多边形膛线枪支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开槽膛线枪管的枪支,由于多边形枪管的峰谷之间过渡自然,没有开槽膛线枪阴阳膛线之间明显的边界,所以在发射枪弹过程中只形成反映膛线的轮廓等种类特征,不易形成可认定枪支的个别特征,在检验中存在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88.
李朝阳  王璇 《桂海论丛》2002,18(2):22-24
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主旋律 ,在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独特的创新的方法论 ,即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 ,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的统一 ,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敢闯敢试与把握方向的统一。研究邓小平创新的方法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城中村"城市化:问题困境中的悖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中村”问题是我国各地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现实“瓶颈”,而以集体资产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内容的股份公司制改革被认为是当前解决“城中村”问题的良方。然而,由于“城中村”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整体制度环境的不完善,这种制度选择,尚不足以完成“城中村”城市化的使命,其改革的路径仍需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关照。  相似文献   
90.
宣兴章 《外交评论》2009,26(1):85-99
康德永久和平的理想是基督教末世论的世俗化,其中诸多观念根植于启蒙时代的理想——在地上实现天城。康德运用自然目的论将自由、理性以及道德理想国等观念注入其中,形成了一种道德的神学,新教的哲学。究其实质,康德所讨论的并非是现实的和平,而是理想的永久和平,这就是在历史终结之时实现世界的伦理共同体。这种追求和平的哲学看似温和,实际内含着激进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