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78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付松  张俊 《当代贵州》2014,(22):I0001-I0001
正第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如期而至。八年来,按照"确定一个主题,熔铸一个亮点,打造一个精品"的战略部署,"红色遵义·醉美丹霞"、"民族原生态·万象黔东南"、"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洞天湖地·花海鹤乡"、"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等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届届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已成为打造旅游品牌的"孵化器"、改善投资环境的"加速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12.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24-25
正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三个关键词:稳、进、改。"稳"就是把经济增长控制在合理区间;"进"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改"就是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改革开创新局,用改革增动力促发展,向改革要红利惠民生。2013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实现了稳住增长速度、稳住社会就业、稳住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做到了总量进、转型进、民生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把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作为重大战略措施,对贵州发展是新考验,也是新机遇。  相似文献   
213.
正最美丽的是景,最诚挚的是情,随着乡村旅游这条致富路的不断延伸,寨沙的梦想,和香甜的米酒一样回味悠长。莾莾梵净山下,淳朴敦厚的侗家儿女悠然恬静;清清锦江水边,古朴隽秀的风情侗寨怡然安闲。寨沙侗寨位于江口县太平乡,占地面积97亩,人口74户274人,村寨依山傍水,古树参天。清澈的太平河在  相似文献   
214.
付松 《当代贵州》2014,(17):26-26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诞生过诗人的地方,注定不甘寂寞,注定彰显魅力。绥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乡有诗方为诗乡,诗有乡始具诗魂",著名诗人贺敬之寄予的厚望,成了今天以诗歌为代表的绥阳文化的深刻注解。自隋大业七年(611)置县以来,勤劳善良的绥阳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谱写了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千秋华章。  相似文献   
215.
付松 《当代贵州》2011,(30):31-31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文化传承大有前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屯堡文化。安顺屯堡文化是600多年前的屯兵文化,汉文化在贵州的生根、发芽都得益于它的影响,而屯堡文化能够保存、流传至今却在于它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16.
付松 《当代贵州》2013,(5):38-39
酒中美人,黔北古镇,前者为鸭溪酒,后者为鸭溪镇。酒因镇而得名,镇因酒而扬名。"一巷黄鹂语,多于鸡犬声。酒边人去住,花里径纵横。戎火上楼见,山泉傍榻生。居人最勤力,月黑未归耕。"清乾隆年间贵州提学使洪亮吉一首《鸭溪行馆》,将美景、美酒与人完美结合,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秀美图画。而今的鸭溪,楼房更多了!马路  相似文献   
217.
付松 《当代贵州》2012,(6):60-61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奋斗的人生没有终点,苏日新始终奋战在航天科研的道路上。如果人生是一条小船,梦想便是这小船上的风帆,不把风帆挂上桅杆,那就是一块无用的布。人生的航程虽然漫长,但要紧的也不过几处,有人一辈子在漩涡里打转,而她,却用勤奋  相似文献   
218.
正作为天下奇观、国之瑰宝,织金洞的独特美丽值得我们有更多的期待。"一道用金子织成的风景/让我沉醉于你的无穷魅力/你告诉我/再古老的地方/也会有万紫千红的春意。"一句歌词,唱出了织金县织金洞的壮美与多彩,绚丽与神奇。许多名人名家,面对织金洞的美,也纷纷挥毫泼墨。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赞誉:"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著名作家冯牧感  相似文献   
219.
付松 《当代贵州》2014,(8):30-31
正没有气势磅礴的旅游景点,没有先进一流的基础设施,没有高档豪华的接待条件,有的只是秀丽的田园、古老的村庄、蜿蜒的河流、悠长的歌谣和沿袭千年的古法造纸。走进贵州,便走进一个多彩世界。走进丹寨,便走进一片神奇土地。走进石桥,便走进了一段千古意境。石桥,一个古老的村庄,千百年来一直静卧在苗岭深处。石桥,一个神奇的秘境,传统造纸技艺在这里默默传承。石桥,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国际视野的关注中华丽转身。"非遗"出国门谁是第一个走进石桥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220.
付松 《当代贵州》2012,(16):58-59
国发2号文件积极鼓励贵州先行先试,给贵州跨越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近日,省发改委主任刘远坤做客本刊"阳明茶座",解读贵州如何推进试点试验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