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78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老一辈献身三线建设,新一代发扬三线精神。中航人凭着自己的坚守与创新,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续写着美丽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家建设"大三线"的号召下,数百万中国工业精英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入谷进洞,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史。50年弹指一挥间,大多数建设者都已年过花甲、古稀乃至耄耋之年,但在他们心中,"三线"这个词依然光鲜如昨,可触可感。因为,他们当年满怀壮志豪情,在荒山与乱石中谱写"喝稻田水,住干打垒"的感人故事。因为,他们连续几代扎根贵州,完成"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  相似文献   
72.
正围绕要素保障、政策落实、项目建设和园区发展等内容,省经信委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行动"活动,确保工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力争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可设立1个亿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省、市各出资5000万。现在即可按此安排工作,谋划项目,不必等程序走完。"2月9日,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保芳带队在贵阳市调研节后工业复产复工情况,拉开  相似文献   
73.
<正>历史,因文化而富有内涵;文化因历史而显得厚重。穿越历史时空,毕节的文化久远而深邃。黔西观音洞的化石、赫章可乐的墓葬。威宁中水的青铜,曾经照亮过历史的天空。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等原生态舞蹈,彰显着乌蒙腹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夜郎史传》、《水西悲歌》、《支嘎阿鲁传》、《奢香夫人》等作品,讲述着交迭演绎的精彩传奇。  相似文献   
74.
<正>近年来,贵州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民生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如何砥砺奋进,  相似文献   
75.
付松 《当代贵州》2013,(21):28-29
编者按: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远程教育负责人黄本华来电,希望了解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副省长刘远坤。农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当代贵州:作为"5个100工程"之一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如何理解其现代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76.
付松 《当代贵州》2013,(35):36-37
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多彩贵州。这是贵州城镇化的蓝图和愿景。  相似文献   
77.
<正>4月28日上午,中共贵州省委以专题党课的形式,启动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省委书记赵克志在题为《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深入贯彻"四个全面"以忠诚干净担当推进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党课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把严的意识、严的规矩、严的风气树起来,把实的作风、实的责任、实的措施立起来,坚定不移讲忠诚、锐意进取谋发展、真抓实干促小康、一以贯之守纪律、聚精会神抓党建,为书写好中国梦的贵州篇章而努力奋  相似文献   
78.
正3月的北京,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走在和煦的春风里,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黔全国政协委员,以昂首奋进之姿,共襄盛会、共商良策、共谋发展。履职一年来,代表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学习提升履职水平,靠调研提高履职实效,提出了一个个高质量的议案提案建议,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履职答卷。  相似文献   
79.
新年希望:希望孩手们健康成长,山村教育事业越来越好. 1月25日,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在陈芳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印江自治县刀坝镇兰克寨村兰克完小附属幼儿园. 虽然处于假期,但幼儿园的操场上还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孩子们见到陈芳,纷纷跑过来围在她身旁,连声喊“老师好”.  相似文献   
80.
付松 《当代贵州》2012,(25):38-39
饥饿、寒冷、泥泞路;项目、产业、小康村。一个偏远山村的美丽转身,折射出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坚韧与果敢,责任与担当。斩穷根立誓修通公路穷,曾经是这个村子最显著的特征。"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这是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生动地描绘了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发展的窘况。2001年春,仅3个月党龄的余留芬被任命为岩博村村支书。对这个任命,老百姓自有看法。一些村民说"那两个老革命(原任村支书和村主任)都奈何不了,她一个女同志能干成什么?"另一些人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