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东亚区域合作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作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一重大判断标定了当代中国的全新历史方位,准确反映了我国在全球格局中的实力地位,明确昭示了新时代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价值追求,高度概括了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重心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3.
正近年来,在全球治理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的背景下,非传统安全治理成为负责任大国展现大国担当的新看点。2015年以来,中国在推进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三大非传统安全治理方面取得了多项新成就,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胸襟与担当。颁布法律,为国家反恐战略建章立制尽管2015年中国本土并未发生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但发生在其他地区的恐怖主义袭击正越来越多地威胁到  相似文献   
24.
2010年以来,伴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高调实施,中国周边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表现出了诸多新动向。2011年2月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题为《2011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25.
经贸关系一直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与“稳定器”.但是,随着中国世界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企业设置的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越来越多,并且日益向政治性、技术性等隐性领域发展.当前,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频频遭遇政治化壁垒,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矛盾之一.究其原因,是美国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在作祟.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合作共赢,在经济领域构建起公正、透明的合作机制,应该成为中美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而美国应为此注入更多正能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6.
自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至今,虽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整体处于低潮,但大部分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共产党和左翼阵线的领袖人物,在挫折面前保持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继续推动着各自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前进,成为当今国际共运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这些领袖人物们个  相似文献   
27.
1954年4月-7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讨论和解决重大国际政治问题的多边国际会议,也是周恩来首次以五大国之一外交部长身份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外交智慧,  相似文献   
28.
文化,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目标和任务。但是,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不得不面对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2012年5月发生的“孔子学院事件”,就折射出美国在防范中国崛起的经济和政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的担忧和恐惧也在与日俱增。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9.
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增多且日益政治化,这一“压舱石”的份量正在变得越来越轻。美国多次提出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加以制裁,继续严格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对华出口,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设置政治障碍。  相似文献   
30.
中国公共外交:风生水起正当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公共外交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9年冬,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处升格为公共外交办公室,表明公共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获得了重要提升。尽管中国的公共外交机制目前仍处在建设和磨合中,但中国公共外交的新局面已经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