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  相似文献   
12.
把握时机     
傅佩荣 《当代贵州》2013,(15):66-66
人生其实没有秘诀,就看你如何把握时机,"学而时习之",用心专注,不断提高能力,让自己不断成长。这样的人生,肯定越来越丰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两千多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从小就知道这句话。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曾经跟学生说:"请你们用白话翻译一遍。"有个学生站起来  相似文献   
13.
孔子之学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时为春秋时代末期,周史衰亡,礼乐崩坏,文化传统濒于断绝。他生于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市附近的尼山),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他由母亲颜征抚养长大,接受一般乡村孩子的教育,至十五岁告一段落,再自己立志学习,终于以博学知礼而闻名。  相似文献   
14.
哲学之于人生就像罗盘之于航海 乔布斯曾说,他愿意用一生的财富,换取跟苏格拉底共处一个下午。苏格拉底是西方大哲学家,哲学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乔布斯愿意倾其所有换取与大哲学家共处的一个下午呢?  相似文献   
15.
珍惜时间     
走在人生路上,很多人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过去的一切想留也留不住,未来呢,又很难去把握。孔子有一次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消失的一切就像这样啊,白天黑夜都不停息。"逝者"指时光,也是时光中的事件,人的生命当然也在其中。人的生命是在时间里展开的,你只有把握住时间,才  相似文献   
16.
正东方出版社出版定价:38.00元本书所谈,是作者个人基于文化理念的关怀,认为国人应有的国学知识,其主轴在于儒家与道家。为了追溯源流,特地阐述了《易经》《尚书》《诗经》和礼、乐,旁及《山海经》与天人之际,其重点集中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四位中国大哲。然后,再谈到《大学》《中庸》和墨子、荀子、韩非子、道教、佛教、三纲五常。最后,殿以今日仍有影响力的朱熹和王阳明。由此,国学的架构虽未能完全兼顾,亦可稍显完整。  相似文献   
17.
无为的妙用     
日本人学习《老子》之后,努力地加以应用。以老子所推崇的“无为”来说,就可以用在治疗心理疾病上。 譬如,一个朋友患了忧郁症,住在医院休养。你去探望时,可以试试“无为”的方法。你到了病房,看他一眼之后,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三个小时之内,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做,让病人产生一种感觉,就是你在的时候,与你不在的时候完全没有差别。如果你在的时候就像你不在的时候,那么你不在的时候,就会像你在的时候一样了。病人心里若是出现这种体认,孤单寂寞的情绪则将减少,而忧郁的症状也可能随之减轻。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希望?在西方,中世纪末期有一位作家叫但丁,他写的《神曲》里有一部分谈到地狱。他就说了,在地狱的门口挂着一排字,写着“进入此门者,放下你的希望”。地狱就是没有希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