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抓关键重服务力促村级经济的发展刘为民会昌县湘江镇地处县城、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人才较多。全镇有6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1611户,总人口30448人,其中农业人口7272人。近年来,镇党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村的地利优势,...  相似文献   
52.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工会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做到对党忠诚、干净干事、敢于担当,真正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推动工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3.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认真学习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对于我们搞好即将开展的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全面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4.
刘为民  游博 《探索》2004,(6):98-101
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发展历程来看,在萌发阶段,权力运行的扶持模式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自发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但这一模式只会产生“零星效应”。在成长阶段,公共权力积极介入创建过程,使第一阶段的创建成果快速扩散,同时形成垄断荣誉资源分配的审批模式,创建陷入“权力悖论”。基于对以上两种权力运行模式的利弊分析,并依循创建规律,在变革阶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应转向善治的权力运行模式,实现主体结构从“政府主导→政府与社会合作”、分配导向从“平衡原则→质量优先,兼顾平衡”、执行过程从“动员式→法治式”、沟通方式从“聚联式→回应式”的转型,形成深化创建、政府与社会双赢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5.
刘为民 《传承》2006,(6):129-131
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包括体现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状况的硬实力和体现为社会事业发展程度的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固然关心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更多地是关注社会公平、贫富差距、反腐倡廉、“三农”问题、教育乱收费、物价稳定等关系到民生的软实力。“软实力”是让人民充分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提升“软实力”是政府执政为民的体现。兴宁区在实现和谐社会目标过程中,把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捆在一起抓,力求做到社会各领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6.
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认真学习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对于搞好即将开展的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换届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次县乡党委换届,要在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力度大,涉及范围广。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不仅是对其自身党性的重要考验,而且直接关系到换届工作能…  相似文献   
57.
法团主义与中国政治转型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多元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法团主义,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渊源和政治理念,而且与中国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积极借鉴法团主义理论研究中国政治转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我们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和方法层次上稳妥推进政治转型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58.
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各基层组织处于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担负着上传下达、组织实施、树立形象、凝聚人心的神圣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需要他们具体抓落实。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基层实际出发,带着深厚的感情,充分发挥主体和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把基层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争做统筹兼顾、尊重创造、求真务实、为民解难的表率,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9.
刘为民 《思考与运用》2005,(1):22-22,24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60.
《商法学》在我国目前的法学本科教育中,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正因为如此,《商法学》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与相关法学学科的衔接问题,《商法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不够科学、合理等等。为此,本文分析了《商法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应当从整体上把握《商法学》课程,以此为基点,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教学计划和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使《商法学》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