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正2018年5月8—11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宣告中日关系"新起航","迈上新台阶",驶向全面合作的新时代。通过此访,中日达成"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互惠关系"共识,作出以"以史为鉴、向前看"的战略合作姿态,折射出近邻大国浓浓的一衣带水情谊。满是具体内容的协议及备忘录,描绘着中日互惠关系的新路程。访问成果既有中日维护共同安全的"海空联络机制",也有着眼未来、开辟第三方市场的"官民协作委员会",以及力促金融  相似文献   
12.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蔓延,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动荡,潜藏巨变的先兆。战后60余年,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与日元走出了不同的轨迹。在国际货币体系力量结构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中,这两大看似兄弟又颇具对立成分的货币如何协调关系,进而推动东亚地区货币体系建设,不仅对中日关系提出了新课题,也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9月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闪电辞职。自去年9月12日安倍晋三抱病辞职后,不到一年内两次爆发首相撂挑子型政治地震,反映了日本政党政治的深层较量。日本经济在进入成熟期后,其政治体制迎来了模式转换的阵痛期。自1993年自民党结束一党单独执政的1955年体制后,日本政治舞台已经拉开两大政党交替掌舵的历史序幕。问题是,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深陷10年衰退的历史黑洞期,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反映在政党政治上,日本主要政党和党派朝  相似文献   
14.
“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各类人员也必须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的消息发布后,一些人质疑说:一张上岗证,会不会成为文化艺术人才成长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5.
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力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红 《外交评论》2009,26(2):16-20
东亚地区合作机制,是由地区多种力量共同构建的推动地区合作谈判的外交舞台,也是构建地区共通制度的外交工具,堪称各国展开地区战略对话、政策协调、制度安排,寻求共同利益的平台,具有鲜明的力学机制属性。由此,考察其力学关系及其变化态势,或有利于把握地区合作的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世界资源竞争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前,美国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克莱尔在其《资源战争:全球冲突新景观》一书中预言,未来的冲突将主要围绕不断减少的珍贵资源而展开,因石油、水源、宝石和木材等引发的争夺将是战争的新动力。联系到近年来的一系列事态发展,如伊拉克战争背后的能源因素,中东、中亚的水源困境,里海争端的出现,中日之间的石油管线竞争,等等,似乎确有一种世界范围的资源竞争加剧之势。实际情形究竟为何?如何看待这种竞争?应如何加以应对?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六位专家举行对谈。鉴于这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靠一次的努力很难达到全面和深刻,此次对谈权作初步的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在近4届日本首相中,只有小泉当政5年半,其他的3位首相森喜朗、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都是一年内即宣布辞职,这样走马灯式的首相更迭几乎成为日本政治的一个常态。  相似文献   
18.
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2 0 0 0年仍是日本多事的一年。政局乱 ,改革难 ;经济“有景无气” ,缺乏活力 ;外交虚多实少 ,重点突而不破。“朝大野小”的格局被打破 ,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大阵营形成对峙 ,多党参政的联政框架继续维持。 6.2 5大选之后 ,日本朝野在众议院势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自民党 2 34席、民主党 1 2 9席、公明党 31席、自由党 2 2席、日共 2 0席、社民党 1 9席、保守党 7席、无党派 2 1席。这便形成了自民、公明、保守三联合执政党与民主、自由、日共、社民四在野党的直接对抗的局面。执政三党的议席数较选前大幅度减少 ,由 335席骤减至 2 72席 ,自…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世界上最典型的“资源小国、经济大国”,二战后历经两次石油危机,亦曾面对多超国际政经风浪,但仍能维持经济的稳定、快速成长,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强调“资源稀缺”,并因此十分注重有效利用资源。官民互动开源节流日本不仅能源的80%需要进口,且煤炭、铁矿石及有色金属等多种原材料都需大量进口。1973年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的日本     
2004年是日本政治、经济、外交不同寻常的一年。国内政治势力此消彼长,两党政治初现端倪,小泉改革后劲不足,“有事法制”已经完成,国防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在世界经济转好的大环境下,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出口加速增长,通缩压力有所缓解,形成了“出口拉动”与“内需支撑”并举的复苏局面,步入新的增长周期。外交上继续强化日美同盟,延长驻伊自卫队期限,因应美军亚太部署的调整,大力推进东北亚地区大国外交。一、政治(一)众参两院通过“有事法制”七法案,标志着日本战争法制体系更加完备。2004年6月14日,日本参议院以163票赞成、31票反对的表决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