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41.
近期,重庆市多名领导干部因不雅视频应声落马,掀起了新一轮的反腐高潮,这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腐决心。在这些贪腐案件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工作无原则,立场不坚定,扮演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角色。他们公共场合形象正派,温文尔雅;背地里违法乱纪,被群众形象地称  相似文献   
42.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3.
江泽民的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在于准确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三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推动,从而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4.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困境及转型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取向的政府转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本文对政府转型必须面对的各种弊端从根源上做了探讨和分析,并以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相契合为标准,对实现政府转型做了粗浅的探索,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相似文献   
45.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经历了从"身份依赖"向"契约依赖"的转变;从"机械合作"向"有机合作"的转变;从"行政化"体系向"社会化"体系的转变。这些变革的路径特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现代性的成长,也揭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方向,对政策选择也有所启示。经验表明,社会治理的动力机制建设应由主要依赖政府驱动向主要依靠利益驱动和价值驱动转变;社会治理体系应由封闭向开放的组织关系转变;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应由主要依赖强制性规则向主要依赖任意性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46.
刘玉东 《理论导刊》2018,(11):27-33
党委、政府与社会在国家治理结构中的定位,主要是指在治理体系结构中的组织定位和在治理能力结构中的职能定位。不同主体各有其基本的组织形式与职能任务,党委是联系各方成为统一体系的组织枢纽,履行领导各方的政治职能;政府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国家行政机构,履行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的行政职能;社会主体是提供多样性服务的自主成员,履行协同党委政府开展治理活动的职能。国家治理体制改革就是要设定组织与职能建设的新规范,优化治理结构的具体形式,从而有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7.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革命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早已成为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