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说“去囿”     
刘绍楹 《民主》2007,(3):47-47
《吕氏春秋·去囿》篇,用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故事:“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哉?’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讲完故事,作者有针对性地发了一番议论:“人有所囿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凡人必去囿然后知。”道理很简单,也很明确:人一旦“有所囿”,必然黑白不分,是非不辨;而要做一个“有知”的人,就必须“去囿”。  相似文献   
52.
说“去囿”     
《吕氏春秋·去囿》篇,用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故事:“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相似文献   
53.
曾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广西合浦县一名干部下乡慰问灾民,活动现场都布置好了,人也到了,只是由于乡镇领导正忙于组织恢复生产没有出面“对等接待”,于是就拂袖而去,惊得现场人员目瞪口呆。从古至今,官场上都有一个接待与被接待问题,讲究接待与被接待一直是久盛不衰的风气。历史上,上级借被接待之机在下属面前作威作福、中饱私囊,下级以接待名义不惜挥霍浪费讨上级欢心的歪风,曾经为患甚烈。明朝嘉靖年间,“民间困苦日甚一日,第一是官吏贪污,其次是过客骚扰。过客之费,不减贪吏”(《海瑞集·应付册式》)。“司之临府,府之临州,州之临县,不察…  相似文献   
54.
象征性     
《辞海》、《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入“象征性”这个词,可它却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几乎达到了无人不晓的地步。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这样的例  相似文献   
55.
世间的事最怕“刮风”。一个潮流来了,人们便一窝蜂似的追赶仿效,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就是很好的一句话,如果不搞清其真正含义,不区别具体情况到处滥用、歪用,好话也会变味的。最近,“以人为本”这四个字使用频率相当高。应该说,这无疑是句好话,连我们党的文件上都用了。但对它的滥用、歪用就挺明显,影响不佳。一天在电视上看到工商执法人员查注水猪肉的场面,一位身穿制服的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称“查注水猪肉必须以人为本”云云。“为了净化市场”,“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都可以说,但非要说“以人为本”,就把一个好端端的词庸俗化了…  相似文献   
56.
做官的苦与乐刘绍楹对世事的评论,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定论于一的。比如对做官的看法,古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如清代大官僚李鸿章,就认为做官既其乐无穷又相当容易,说如果一个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什么也干不成了。与此相反的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相似文献   
57.
刘绍楹 《前线》2008,(2):55-55
布莱尔,大名鼎鼎的英国前首相。去年11月6日,这位卸任的世界政坛名人“走穴”来到我国南方一座城市,应某企业之邀出席商业活动,美滋滋地把50万美元出场费装入自家腰包,而他所作的仅仅是两个多小时的作秀和演讲。  相似文献   
58.
剑桥大学现代史教授诺曼·斯通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说,华尔街的一些有文化修养的金融公司,经理人员手中都有两本规定的必读书,一是中国古典杰作《孙子兵法》,一是英国作家查尔斯·麦凯著的《人类愚昧疯狂趣史》。这后者究竟是什么样的著作,竟然受到与“兵家圣典“相同的待遇?读过之后,才知道银行家们这样规定确实有道理。这是一本可以称作“蠢事备忘录“的书。在50多万字的篇幅中,作者叙述了两个世纪前发生在欧洲大陆的十六起惊世骇俗的大众骗局,如“炼金术士“、“巫术狂热“、“南海泡沫“、“郁金香热“、“十字军东征“等等,并对这些由愚昧而产生的疯狂作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读来令人感叹不已。种种骗局蒙蔽了许许多多的人,可那骗术实在算不上高明。比如炼金术,在欧洲流行了长达几个  相似文献   
59.
关于官员业余时间出入娱乐场所,从个体的需要来讲,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官员打着工作的旗号去娱乐,这种心态和做法就存在许多见不得光的"阴暗".许多腐败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滋生的.  相似文献   
60.
可怕的麻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一句年代久远的老话。近来这句话时常萦绕笔者心头,是由报端一则消息引起。此前不久,江苏镇江一位巫先生出资三万元,一次性扶助百名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寒门学子,以这样的做法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和羡慕。今年春节,巫先生收到许多朋友、客户发来的贺卡和短信,但令人遗憾的是,他资助过的大学生竟无一人这样做。读罢这条消息,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进入大学该是有文化的人吧,但为什么又显得那样不明理、不懂事,对别人的帮助麻木不仁?如果仅仅是个别人也倒罢了,那么多人都这个样子,着实可叹!做好事、献爱心不图回报,非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