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平民幸福     
叶延滨 《新向导》2000,(1):24-24
  相似文献   
22.
坏人是什么人?谁能说清楚?听听人们是怎样说的。 两个谈恋情的小儿女,小儿在小女耳边低语,小女一嗔,扭头一笑:“你真坏!坏人!!”小儿听见坏人两字,如吃了蜜一样,痴痴地望着小女,不语。  相似文献   
23.
裹蒸与诗     
裹蒸。这名字实在是再直白不过了,~要裹,二要蒸,就是粽子。岭南名山鼎湖山的土特产,就取了这个土名字,有趣。在鼎湖山开“青春诗会”,会间四处走走,最早留下印象的就是这裹蒸了。粽子大概是全国上下,东西南北最著名的小吃,都是把大米和其它食品裹在粽叶里蒸食。凡小吃,多是穷人食品。比方说,  相似文献   
24.
叶延滨 《法制博览》2011,(16):46-46
这是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情形,只是看到的太多,而让我们失去了判断力。他是一个记性坏的人,只是他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他记性坏,不是爱遗忘,而是总记错。遗忘只能算记性差,记错才叫记性坏。  相似文献   
25.
悬案试解     
几年前,我曾写了个小品文《给小说家提供的三个细节》,有的报刊在转载时改为《三个悬案》。短文发表后,常有读者来信帮我解破这三个“悬案”,其实只是人生的三种尴尬局面。其中,出乎我意料  相似文献   
26.
星河与灯河     
叶延滨 《党政论坛》2009,(24):57-57
人的想象力是生活培养的。 我最早的想象力,大概是从仰望星空开始。儿时的夏夜,屋子里闷热,太阳落下去之后,人们都坐在屋外纳凉。平房小院,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那时没有楼。  相似文献   
27.
人生是什么?回答有各式各样的,但最多的是“我要怎么样,我要办什么事,我将成为什么人”这类回答。这类回答也对,只是回答者换了一个命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不能说不重要,目的决定了人  相似文献   
28.
叶延滨 《学习导报》2011,(12):18-19
逢年过节,到处都见福字,这些贴在墙上,写在门上,正着站立的,倒着头朝下的,也是的,谁想出来的?把福字倒贴,让人说:"哎呀,福倒了!"于是真的就福到家门了。人啊,真会拿自己开心,幸福这个词,也是人一辈子想得最多,说得最多,用得最多的一个词了。什么是幸福?  相似文献   
29.
叶延滨 《新湘评论》2012,(20):42-42
举止这两个字,是看电视冒出来的,电视上总爱播放“开会”新闻,我们各级的开会大概都相仿,各位与会人士,个个西装领带。坐在主席台的人都给个脸部特写,这就是将来文字报道中会点出名字的首长,  相似文献   
30.
叶延滨 《学习导报》2012,(20):42-42
举止这两个字,是看电视冒出来的,电视上总爱播放“开会”新闻,我们各级的开会大概都相仿,各位与会人士,个个西装领带。坐在主席台的人都给个脸部特写,这就是将来文字报道中会点出名字的首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