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社会性别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实质上是在人为因素主导下对女性出生与生存权利的非法侵犯与强行剥夺,而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现有社会经济基础上父系家族制观念残余与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相互认同与相互加强形成了不合理的性别结构和性别关系.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联性因素的分析表明:出生性别比失衡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女性在公共生活领域乃至日常生活领域被某些特异的社会因素推向边缘化的一种自身地位下降或自我和群体价值缺失的重要标识.因此, 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其关键是要真正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大力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保证实行有利于女性健康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的产生具有思想文化、现实经济、个人心理、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也存在着种种误区,如忽略精神暴力和性暴力的严重危害,忽视对家庭暴力进行初期的、普遍性的预防,忽视对"约会暴力"和"同居暴力"的防范,忽视对"反家庭暴力"理论的综合创新等.我们应当将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孕育、幸福家庭生活氛围的创造以及对家庭人际冲突解决之道的寻求融入人们对爱情与亲情的理解和珍视之中,并且通过形成与保持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家风,使人们对家庭暴力产生永久的免疫力.同时,我们也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立法执法、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等措施,来遏制、制止和化解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咄咄逼人的老龄化发展态势正在向河南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居家养老的多重需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现实能力和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等等.在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等社会化服务方面,河南近年来在郑州、安阳、新乡等地已经创造出一些新的模式.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河南,在构建养老保障体系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和因时利导,并且应当兼顾其现实性、针对性、差异性、实效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以促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中期,学界围绕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真与假”争论不休.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界已基本否定漏报女婴是引起出生性别比升高主要因素的观点,初步确定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是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关键因素.“五普”以来,学界对于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研究已进入从问题存疑到问题求解的新阶段,学者们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后果、成因及其治理展开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并且在如何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方面,他们和实际工作者已达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妇女在从生存性发展跃向创造性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欠发达地区妇女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不能通过单一的女权途径或单纯的文化改良途径,而只能在性别意识与社会发展意识相融合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各种因素及各种举措相结合的途径去综合解决.  相似文献   
16.
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是近些年来我国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出生性别比问题初露端倪之际,以其敏锐的触角感知此问题并对其进行探讨的主要是人口学者.稍后,随着出生性别比的不断升高及出生性别比问题的实质及隐患的逐步显露,从事社会学、女性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也纷纷加入对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孤寡老年妇女群体是一支最需要关爱而得不到适时关爱,最需要资助而得不到充足资助, 最需要呵护而经常受到损害的弱势群体。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然而,在由  相似文献   
18.
周全德 《学习论坛》2006,22(12):57-59
今天,建构新的中原伦理道德体系依然离不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清理改造及合理吸纳;我们要以“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为指导,去深度发掘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和生活方式的恒久精神资源的中原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施人文关怀、培育道德人格、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与民主的伟大旗帜,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和旧习惯。在这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冲决封建意识的网罗,争取婚恋自由的思潮汇成席卷全国的热湖,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历史所罕见。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通过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进而为促进中华崛起提供精神动力,迫切需要采取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