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回顾2011年,有两件全球性的危机值得深思。一方面,中东北非地区的"阿拉伯之春"尚未结束;另一方面,欧债危机让欧洲国家的领导纷纷下课,以"占领华尔街"为代表的占领运动则持续刺激着欧美国家。时隔3年,金融危机的政治后果开始显现。概言之,"阿拉伯之春"让中东北非的民粹主义政权纷纷倒台,而金融危机则让西方民粹主义运动开始抬头。  相似文献   
13.
世界政治经济权力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的转移是21世纪国际格局的重大趋势,中美关系重构与亚太秩序重塑关乎未来国际秩序样貌。从长时段和全球史视角来看,亚太秩序19世纪中期开始形成,自摆脱欧洲殖民主义“覆盖”之后,在环太平洋地区国家主导下不断演化。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多场战争塑造了亚太秩序的结构,从多极到不稳定两极,再到单极,亚太秩序具有了鲜明的自主性,亦成为全球国际秩序的重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分离与碰撞贯穿于亚太秩序演变之中,20世纪美日在亚太地区两次形成两极格局,双方的竞斗与博弈塑造了亚太秩序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框架。中国的崛起与复兴是亚太地缘政治经济空间的大事件,也是与亚太秩序的复杂协同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孙兴杰 《南风窗》2013,(11):51-53
中国沿海-南海-印度洋是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三级跳。从近岸到近海中国用了半个多世纪,而从近海向远海或许更加艰难。辽宁号已经下水,歼-15成功着舰,海军首个舰载航空兵部队组建完毕,航母编队也将离港起航,中国的蓝水海军之梦不再遥远。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军走向深海大洋就成为一种民间与官方的诉求,而在综合安全、共同安全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孙兴杰 《党政论坛》2013,(22):25-25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期间,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这既是中国与中亚关系的深化,也是夯实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地缘政治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无疑为欧亚大陆腹地的多边安全与经济合作,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孙兴杰 《传承》2013,(1):59-59
信任意味着风险,将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交给他人处置,人们之所以到银行存款,是源于信任,相信银行不会赖债。一旦这种信任基础发生动摇,挤兑随之而来,银行离破产也就不远了。一个社会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信息化向社会经济各方面、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有资料显示,1998年全球网民平均每月使用流量是1MB(兆字节),2000年是10MB,2003年是100MB,2008年是1GB(1GB等于1024MB),2014年将是10GB。全网流量累计达到1EB(即10亿GB或1000PB)的时间在2001年是一年,在2004年是一个月,在2007年是一周,而2013年仅需一天,即一天产生的信息量可刻满1.88亿张DVD光盘。我国网民数居世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处于战略收缩周期,特朗普主义是美国战略收缩的极端版本,未来拜登政府可能延续战略收缩的逻辑。美国战略收缩以及“他者崛起”加速了国际秩序重塑的大变局,单极秩序趋于解体,世界回到多元权力中心的时代。在多元权力中心时代,“中心-边缘”的国际秩序结构瓦解,国际政治“去极性”和“去阵营化”,多元权力形成的复合三角外交体系将成为常态。中美关系是多元权力中心时代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要避免走向冲突与对抗的“大国政治的悲剧”,必须通过政治决断和历史担当构建新的战略竞合框架,实现双边关系的“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 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交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近日,FT中文网刊登了爱德华·卢斯撰写的《美国衰落的真相》,主要是反驳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罗伯特·卡根在《新共和》上的一篇《美国衰落的迷思:》文章。卢斯在文中提到,中国的GDP现在已经达到美国的41%,而十年前仅仅是10%多一点儿。这句话被许多中国媒体直接作为美国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