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5篇
法律   160篇
中国共产党   209篇
中国政治   223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重要思想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崭新命题,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当前时代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特点和客观要求,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从根本上看,它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远大理想与长远目标,其实现将是一个渐进、漫长而又曲折、艰难的过程.但"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代表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和时代进步趋势,符合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02.
婆罗多的《舞论》是印度古代著名的梵语文艺理论名著,它的三种手势论内容丰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外部辐射力.婆罗多的手势论不仅影响了后人的舞蹈艺术理论,还对印度传统的各派古典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古典舞包括印度当代舞蹈艺术家仍在不断表演的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卡塔克舞、奥迪西舞、曼尼普利舞和库契普迪舞等.手势不仅存在于舞蹈表演中,也存在于宗教仪式中;它不仅存在于印度教仪式中,还存在于佛教仪式中,后者更为世人尤其是中国的佛教学者所知.文章介绍了《舞论》的手势论,以及手势论对印度古典梵语乐舞论著和各派古典舞蹈的深远影响,最后对《舞论》手势论与各种宗教手印论进行简略比较.总之,《舞论》的手势表演论是印度古典艺术理论宝库的一笔财富,也为拓展新时期中印人文交流的艺术渠道或文化空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婆罗多对于各种舞蹈手势的思考,对构建中国特色的舞蹈理论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03.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迅速崛起并广泛参与应用,其不仅遵循“智能逻辑”对社会生产、生活带来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影响,而且从根本上重塑着人本身。特别是在资本逻辑的操控下,人工智能正在演变为一种新的异己的力量,把作为主体的人本身、人的交往活动、人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逐渐推向异化的“深渊”。扬弃人工智能造成的新异化,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科技发展理念,限制资本无序扩张;遵循技术向善的价值原则,规范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个人转变传统观念,利用智能科技在全民终身学习、自我深度学习中持续提升和完善自我,从而令人工智能彻底摆脱资本的桎梏,成为不断推动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有利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904.
2022年8月1日18时20分左右,受连日强降雨影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小河村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造成2人死亡,多户房屋受损。灾情发生后,隆阳区立即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救援工作。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巡特警大队接到紧急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先后成功安全转移29户群众,并坚守阵地十天,守护群众平安。  相似文献   
905.
关于国家认知安全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安全认知的内容和维度,而缺乏较为系统的对认知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国家安全认知受到四个层次要素的影响,即体系竞争趋势、地区安全局势、国家安全价值和认知偏差规律。国家安全认知是在信息情境中进行的,包括信息对称和非对称情境,当今国际社会中技术进步和议题扩散进一步拓展了安全认知的场域和空间。国家安全认知的偏差包括理性认知偏差和有限理性认知偏差,如何消除两类认知偏差是塑造和达成国家安全状态的重要微观环节。国家安全认知的过程体现了安全的主观特性和可塑造性。加强对安全认知过程的研究,有利于国家安全学理论基础的构建,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国家安全的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906.
检察机关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以来,取得明显成效。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面临法治化的重要任务,从政策实施和纠纷解决的混合型模式下的合法性需求、法律解释学下的合法性论证以及行政检察实践下的合法性验证这三个层面,可以推导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已具备较为充分的立法基础。有关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立法方式可采用集中式立法和单项式调整的融合方式,具体思路为:修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行政诉讼法,联合有关部门会签规范性文件,引导和促进地方立法,完善相关司法解释,主动融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立法。  相似文献   
907.
“能源安全认识”是制定和实施能源政策的前置条件,能源政策是“能源安全认识”的观念产物。战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在形式上呈现出从“单一能源安全观”到“综合能源安全观”的结构转变,在内涵上呈现出“煤炭安全观”—“石油安全观”—“3E安全观”—“3E+S安全观”的演进逻辑。“煤炭安全观”与“石油安全观”,都是以单一能源为主的安全观,在政策设计上体现的是“增量至上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深化了能源安全的认识内涵,即:在原来“单一能源安全观”基础上,嵌入了“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然而,311大地震与福岛核事故的爆发,暴露出日本以协调“稳定供给”“经济效率”“环境保护”为中心的“3E安全观”的缺陷。对此,日本在“3E安全观”的基础上又追加了能源安全性,即:将安全性与稳定性、效率性、环保性进行平衡统一的“3E+S安全观”。俄乌冲突后,日本对能源安全的认识有了新变化,如:从“防守型”应对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转变为“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安全治理、推行“脱俄”与“脱碳”并存目标等。  相似文献   
908.
学术界关于南海争端与中国国家安全的研究,大多基于对象国政策、南海地区权力格局以及中国政策的动态分析,缺乏对于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和政策的系统梳理。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包括搁置、大局和寻求共识等多维度的内容,同时对于争端本质倾向于和平的看法。它经历了从基于战略理性的单边默契到文化认同的单边默契的演进,体现了螺旋式变化的特点。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固化受到特定政策效果的正反馈、道德正义性以及政治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力量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外生环境的震动与刺激和领导集体的战略决心增强的情况下,它会发生积极的调整与变化。剖析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内涵、特性及其演变,能为理解中国外交的微观基础以及处理好中国的相关争端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0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入推进对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下,认罪认罚相对不起诉适用条件存有争议、整体运行环境不佳、配套保障程序缺位,这些因素的存在使相对不起诉整体适用率偏低,审前过滤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构建起诉必要性审查制度、简化相对不起诉的审批程序、完善相对不起诉的监督机制,并扩展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化发展和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