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效率与公平是我国经济领域分配关系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否有效地处理公平与效率二者的关系,并使二者之间保持最佳的均衡,不仅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如何评价一种分配体制的好与坏、优与劣,从宏观上说,就是看这种分配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了促进的作用,还是产生了阻滞的作用。在这里,效率问题固然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但公平问题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这里,我们从社会转型期产生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精神需求等问题的分析入手,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说起艰苦创业精神,人们都不会忘记朱德的扁担、周总理的睡衣、雷锋补了又补的袜子,都会想起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啃草根的一幕幕。方志敏同志狱中写的那篇《清贫》,就表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甘于清苦、勇于创业的崇高精神境界。 在一些人看来,艰苦创业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提艰苦创业精神似乎与时代不合拍。他们会说,现在谁还穿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最近反复强调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这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有些同志可能问:为什么现在要反复强调这个问题?现在强调的“讲政治”同过去搞的“政治挂帅”有区别吗?讲政治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矛盾吗?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给予正确理解,即要准确把握现在党中央强调“讲政治”的科学内涵。 首先,“讲政治”作为一个重大原则,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张呈祥1.人的素质是个人和群体的内在品质,包括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法制观念、文化程度、科学知识、审美趣味、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内涵。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党中央始终关注着提高全民族...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如何对待个人利益的得与失,这是个看来容易回答而实际并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强调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践中,正确地回答和处理这个问题,对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个新的、严肃的课题。有的同志往往流露出这样的意识,认为现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讲个人利益理直气壮了,再谈什么无私奉献就有点太僵化、保守,太“左”了;有的同志觉得,在个人利益问题上,不该得的我不得,应该得的我不让。现在只要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就是好党员。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  相似文献   
17.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张呈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反映了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认识的深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张呈祥1、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涵盖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含着发展速度的指标,因为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就谈不上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含着单位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的效率;不仅指当前效益,而且还包含着经济的发展的后劲,如结构的...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指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毛泽东这段重要的论述,把开展党内批评的重要性阐述得十分深刻而透彻。应当说,今天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同50年前相比大大不同了,但拿起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对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则更显得重要而迫切。不应讳言,近几年来,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丢得差不多了,因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