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12.
胡锦涛同志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一幅百姓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清晰显现。 ★更加丰富的小康内涵★ 报告进一步丰富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新世纪头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变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相似文献   
213.
张旭东  刘秀玲 《前沿》2003,(9):152-153
近年来 ,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但许多人对融资租赁仍然认识不清。本文拟通过融资租赁合同与传统租赁合同、分期付款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等类似合同的比较分析 ,以阐述融资租赁合同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14.
当下我国对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改革探索是以检察机关为主导而展开的,检察裁量权的扩张是推动改革前行的必然要求,权力滥用的风险也随之产生。企业合规不起诉的运行包含程序启动、达成协议、合规考察与评估决策四个阶段,检察裁量权的行使贯穿始终。通过对现有指导性规范的分析与试点实践的考察发现,裁量权行使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试点实践中形成的由“内部约束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组成的混合型权力规制模式存在一定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对检察裁量权的规制作用。通过完善案件遴选机制,建立明确的合规监管模式选择机制,建立健全司法公开程序与权利救济机制等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检察裁量权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215.
1976~1978:中共对外引进政策的恢复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1978两年徘徊时期,中共逐渐恢复了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政策,并发展到利用外资,突破了对外引进的禁区,实现了对外引进政策的重大转折.从引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到利用外资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三中全会前夕对外开放思想的一个巨大进步,为后来对外开放思想的确立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16.
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80周年之际,我们不应忘记最早在井冈山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袁文才、王佐。早在大革命时期,这两个曾被称为“土匪”的人物就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井冈山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所以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从井冈山开始走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袁文才、王佐这二位井冈山双雄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17.
3月16日上午10时,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近3000名人大代表,郑重地按下表决器,行使亿万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掌声阵阵,大会通过了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18.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十二道民生“考题”,成为今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19.
刘诗平  张旭东 《侨园》2002,(2):18-20
当中国金融业开始清理多年计划经济留下的沉疴时,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逐渐展现。不经意间,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站到了我国金融业变革潮流的最前沿。不久前,华融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面向国内外投资者公开出售1.4万多亿不良资产。消息传出后,倍受各方注意。这意味着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有资产重组大戏将会全面上演,影响深远。 100多亿元资产包被买走去年11月29日傍晚,华灯初上。在京各媒体的财经记者陆续来到位于北京白云路10号的那栋乳白色建筑,我国首次不良资产国际招标的结果即将在这里公布。就在10天前,备受舆论注目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156亿元不良资产国际招标正式投标,众多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和国内企业纷纷抛来绣球。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