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人类文明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和比较优势,把制度优势和比较优势有效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全面认识中国道路和中国奇迹,关键是在人类文明视野下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科学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好”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而且加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启。  相似文献   
32.
中国发展需要在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中重新定位。现代文明新秩序建构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秩序建构,进而增强中国在开辟新文明方面的影响力和中国作为现代文明国家的吸引力。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全面提升中国在"现代文明新秩序"建构中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实现中国的现代整体转型与长治久安,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营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为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设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33.
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以正义看待发展,一个合乎正义的社会必须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能力充分正确发挥为终极价值。排他性地专注社会资源的分配而忽略人的能力的发展和发挥是片面的,因此,有必要从人的"可行能力"视角而非"资源"视角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与评价。"可行能力"是一种实质自由,它关注的是人们实际所过的或者能过的生活。基于此,贫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的"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只有通过教育与培训精准提升贫困者的"可行能力",才能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从而实现社会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34.
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制度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现有研究较为重视制度建设的"硬件",即物质的、技术的条件,而相对忽视和轻视制度建设的"软件"——文化基础问题。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文化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制度建设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5.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理解现代社会的一把钥匙.资本既具有破坏性创造,同时又具有创造性破坏.资本的二重性决定了它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是解放人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是奴役人的负效应.这种"双重效应"也给当代中国提出"双重任务":既要承认资本、利用资本、发展资本,又要驾驭资本、规范资本、超越资本,尽力让资本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与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6.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提出,整合力逐渐走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应从整合思维的新视角,研探政治整合、经济整合、文化整合与社会整合的新途径,循此路径能够通达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37.
安史之乱,给了郭子仪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无论在皇帝眼中,还是在朝臣心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相似文献   
38.
新时代伟大斗争话语建构,彰显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战略清醒、自警的政治品格和宽广的世界胸怀,承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是增强话语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必要举措。新时代伟大斗争话语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夯实理论根基,以中国理论构筑学理支撑,以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为源头活水,以总体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公共性为话语建构原则。新时代伟大斗争话语作为行动中的语言,能够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现实物质力量,对于凝聚斗争共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叙事、推动伟大斗争话语吐故纳新避免落入历史惯性思维窠臼、对外讲好伟大斗争故事廓清西方认知迷雾、解决世界公共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世界观。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内在一环,可能孕育着一种现代文明的新类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是要学会"生态修复"的"加法",做好"节能降耗"的"减法",探索"生态经济"的"乘法",摸索"生态综合治理"的"除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0.
张艳涛 《各界》2012,(12):2-2
话说唐僧师徒来到黄眉童子变的假雷音寺前,孙悟空并没有看到妖气,只是看到在禅光瑞雷中央杂些凶气,因此估计多半不是妖怪,而是个有点凶的神仙,所以建议师父师弟们“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还是绕道走比较保险。孙悟空一向见妖杀妖,遇怪灭怪,哪里怕过谁,这次却想“避而绕之”,可见,他嗅出了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