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01.
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物是侵犯财产罪的对象。它包括有体物与无体物两类。无体物作为财产罪的侵犯对象, 最好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限。动产和不动产虽然都能为财产罪侵犯对象, 但不动产只能成为诈骗等少数财产罪的侵犯对象。作为财产罪侵犯对象的财物还必须是具有经济价值、并且是属于他人所有之物。违禁品、祭葬物、人的身体不是体现财产所有权之物, 原则上不能成为财产罪的侵犯对象。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某些财产罪的侵犯对象, 刑法有必要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2.
带头走向市场和带领群众走向市场是当前农村村组干部的重要工作职责。要切实担当起这一重任,农村村组干部就必须研究、适应、把握市场特性,着力强化五个意识。 强化责任意识。农副产品经营权放开和农业全面走向市场之后,农户和村  相似文献   
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4.
试图用德、日的行为共同说来解释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不仅是行不通的路径,而且其理论根据也不可靠。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之所以不能用行为共同说来解释,归根到底是因为行为共同说是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的产物,而我国刑法采取的是不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单一正犯体系。德、日刑法中的共同正犯或共犯必须在定罪阶段(犯罪论层次)确定,而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则是在量刑(处罚)阶段才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5.
论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题的立法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罚金刑执行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实行罚金刑易科自由刑或不剥夺自由的劳动、罚金刑无限期追缴以及罚金刑缓刑等制度,在我国现阶段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对所有犯罪都不宜单处罚金,只能是并处罚金,但不宜采取必并处罚金的立法形式,而有必要改为可并处罚金,给法官以酌情判处罚金的自由裁量权。此外,有必要建立罚金刑执行保证金制度,把判决前主动交纳罚金保证金作为法定从轻处罚的情节,以鼓励犯罪人积极创造条件缴纳罚金。  相似文献   
206.
从开一辆汽车跑煤炭运输!到联合投资创办民营企业!张新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远见卓识和 敢为人先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经营观念!使所创办的企业由小规模发展飞跃到初具多条产 业链的集团化生产经营规模"他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回报并奉献社会的精神和所创建的业绩!塑造了共产党人的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7.
论职务犯罪主体的种类刘明祥职务犯罪主体的种类较多,总体上可以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两大类。其中,自然人是职务犯罪的基本主体,法人作为职务犯罪主体是一种例外。一、职务犯罪中的自然人主体众所周知,职务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作为职务犯罪主体的自然的人必须有...  相似文献   
208.
热血道义救和峪□明祥□崔力热血与道义并存。谈起急赴和峪村整顿后进党支部的十多天经历,平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丁文松深有感触地说:“那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较量的归结点是村里由谁来掌权的问题。不过,邪不压正,最终获胜的还是党心和民心。”“救救和峪吧!”...  相似文献   
209.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经济合同来进行诈骗,这是新形势下诈骗犯罪的一个新情况。因此,明确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主客观特征,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主客观特征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经济合同,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它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客观方面与一般诈骗不同的是,通常以欺骗手段与对方当事人签合同的形式出现。实践中,尽管骗签合同的方式千差万别,但归根到底不外乎二  相似文献   
210.
井冈行     
井冈行明祥在南昌搭乘上早晨6点20分开的客运汽车,我便注定要经受一番长途颠簸了。汽车似乎一直在往西南方向行驶、然后便有稻田、水牛、虬枝蔓叶的老樟树和角檐如鸟的翅膀飞翘的黑瓦屋脊白粉墙的江西别具一格的农舍从眼前一闪而过;然后,便抛下丘陵地带的杉林水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