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正社区是社会治理系统的基础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细胞。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大力推进,社区越来越多地承载了社会建设、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服务在微观层面的兜底功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构成,其内涵也较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有了根本性的提升和转变。进入新时代,在基层党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论的一部分,国家能力是政治学领域研究的核心命题,这一问题经历了从国家自主到国家能力的理论演变,由嵌入性自主、治理性互赖、国家与社会协调和领导与治理关系四个命题组成。核心能力、能力提升机制、能力启动因素构成了国家能力问题的理论研究框架。无论从世界范围内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来看,还是从国内政治发展与社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和分析国家能力问题都将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改革之路:社会改革基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和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改革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并日益成为整个改革的基础。具体说,社会改革包括了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以人为本的调整"与社会正义是社会改革的核心价值;二、落实社会权利是社会改革的具体内容;三、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成为了社会改革成败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论政府善治视域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语境下,建立和实施行政问责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政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政府良好治理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仍面临异体问责薄弱、问责法律缺失、政府信息公开匮乏等诸多困境。因此,将成为加强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健全行政问责的法律体系;推行政务公开,实现“阳光行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执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意识形态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必将有助于澄清理论误区、拓展理论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对政治道德的几方面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海军  张毅 《理论探索》2005,(4):121-123
政治道德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价值基础和理论前提。具体来说,政治道德即政治的道德属性,体现为目的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三个道德维度,它为政治行为以及政治行为所遵循的政治规则体系提供了目的性、正当性的基础和依据,并为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人自身的道德人格设定了德性论的规范。作为政治道德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充分落实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设关乎民生福祉增进与国家长治久安,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立场的集中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建设推进呈现出“人民至上”立场更鲜明、“目标要求”内容更丰富、“大抓基层”导向更突出、“国家安全”战略更凸显的纵向历时演进规律。通过以党建引领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完善,以制度优化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全周期高质量发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水平提升,以数字技术嵌入助力数字社会建设加速推进,我国社会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党的二十大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追求,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等新目标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应厚植“人民性”理念、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加强要素支撑保障,多措并举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民生和安全领域的跃升。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继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之后,社会建设以及由此催发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逐渐提升到党和国家的工作日程上来.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国家以及后福利国家体制转变的经验和教训,由逐步释放市场力量向保护社会转型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心和发展方向.由社会嵌入性决定的社会管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新兴的国家、社会和市场的互动关系正塑造着中国社会管理的基本格局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受西方社会科学"叙事转向"的影响,公共政策叙事研究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的演进历程,发展出了包括叙事式政策框架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全面梳理和系统阐释政策叙事的基本内涵、微观结构与动态过程、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作用机理等内容,回顾政策叙事研究的沿革脉络,探讨政策叙事研究的缘起、关键议题与核心,发现政策叙事在揭开公共政策过程"迷纱"、推动政策学习、促进政策扩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公共政策叙事研究需要拓展不同政策领域中的研究,深化公共政策中共识性研究,加强政策叙事与政府治理关系的研究,以及推动中国情境下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多元化和多极化为目标的国家政治经济新秩序面临着重新组合和统一的过程。而原有的以威斯特伐里亚模式和联合国模式为主要治理机制的政治秩序正面临着挑战与调整。从哲学层面上对国际正义与全球治理的思考由此孕育而生。以罗尔斯的"万民法"为代表的左派自由主义思想是这一哲学层面思考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