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寺院琴声     
李动 《人民公安》2007,(18):60-60
见到二哥,他那黄瘦的模样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特地请一位专家给他看病,检查的结果出来了,专家什么也没说就把病历还给了我。我明白  相似文献   
32.
老屋琐记     
老屋天原新村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2003年年底,这片八幢三层青砖楼房将夷为平地,4月底帮老父母搬完最后一件家具,小车开走的一瞬,我回眸深情地凝望着这片瓦砾废墟,心情沉重。尽管父母改善了居住条件,应为他们感到高兴,但离开长大的老屋,就像离开亲爱的老祖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小车在高架路上飞驰,心里蓦地闪现出诸多旧尘往事来。  相似文献   
33.
李动 《人民公安》2012,(13):57-57
身为警察遇到女贼,却不能履行神圣的职责,就像中国的猫来到域外,却不能随便抓老鼠,深感无奈和遗憾。  相似文献   
34.
<正>虽然当年国民党的军队像雪崩一样地瓦解了,但国民党保密局派一些训练有素的特务不断地潜入内地搞暗杀。面对严峻的形势,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主动出击,一举生擒企图暗杀陈毅市长的"天字特号"刺客。"天字特号"秘密任务1949年中秋节前的一个黄昏,蜗居在台湾岛上的蒋介石,对身边的国民党保密局长毛人凤说:"仿昔日暗杀伪人员的办法,制裁匪首和附逆分子。最好是派几个得力的人,先干  相似文献   
35.
与林宁兄相识已有20余载,先见其字然后见其人。那时我尚在长宁公安分局文化学校当教书匠,为无高中文凭警察补课。一次去乳黄色小洋楼送练习卷,见分局办公室王小姐玻璃板下压着一幅临王右军《兰亭序》蝇头行书,细赏之,顿时被内刚外柔、流畅飘逸、婀娜俊秀字体所倾倒。我便好奇问:“谁所书?”王小姐答曰:“一科林宁。”我不认识其人,然对其字却一见钟情。不久,在高复班认识林宁,见其长相五官端正、目如铜铃、身材标准,可谓人如其字、周正朗俊。然林兄少言寡语,未及与之细聊,便借调至市局政治部筹备公安部首届“卫士之光”艺术展。送展之前,上…  相似文献   
36.
李动 《人民公安》2007,(22):29-31
平凡是金,正是因为他做了无数鸡毛蒜皮的小事,才赢得了如此崇高的荣誉。在上海市曹家渡姚西小区,居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德宝,  相似文献   
37.
夕阳山外山     
李动 《人民公安》2005,(19):50-51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最早听到《送别》这首曲子是在电影《城南旧事》里,那时只感到曲子悠扬抒情,后来从录音机里学会了这首歌,也背出了歌词,感觉写得特有韵味,注意留心了一下作者的名字,从此便记住了李叔同其人。后来在杂志上读到了介绍李叔同的文章,对其才华颇感敬佩,但对其出家为僧也甚为纳闷。正值盛夏,我与小喜在梅家屋吃罢午饭,外面是40度的高温,我们孵在空调里喝茶聊天甚觉舒服,不想出去了,但赖在饭店里不走也不是办法,我便提议去虎跑泉看李…  相似文献   
38.
李动 《人民公安》2010,(21):22-24
世博会结束了,但是阳光馆的民警爱心行动没有结束,世博会给民警搭建了一个爱心平台,他们决定将爱心行动延续下去,每月轮流去看望这些盲人学员。  相似文献   
39.
李动 《人民公安》2011,(20):46-49
呼唤人性觉醒的著名女作家戴厚英最后丧生于丧失人性的刀刃之下,震惊全国。此案虽然过去多年,但至今人们还时时提起她。  相似文献   
40.
列宾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他在俄国被视为最伟大的画家,其故居位于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附近,当年被德国法西斯炸塌后,苏联政府为其出巨资恢复了原貌。我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了列宾大师的故居,穿好鞋套走进那间木制结构的洋房,里面寂静无声,展示室里陈放着许多大师的遗作和代表作复制品,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其成名作,现在于俄罗斯博物馆。这里虽然大多是复制品.但集中起来系统地欣赏一番,对大师的成就有了全曲的了解。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是其代表作,我在读中学时酷爱绘画,当初就深深为这幅画惊叹过。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