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重要渊源,是记载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在协调他们的行动和利益所取得成果的最有效的法律形式。当今,在社会进程越发趋向国际化的条件下,国际条约的适用范围具有了全球性质;国际关系的任何领域,无不使用国际条约来加以调整。 在我国、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  相似文献   
22.
<正> 港澳地区与祖国水土相连,社会情况纷繁复杂,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与内地互涉的刑事特别是大量的民事和经济案件。香港目前实行的是港英法律,澳门实行的是澳葡法律。基于港澳所处的特殊地位,我国没有和港澳地方当局签订引渡或司法协助条  相似文献   
23.
<正> 在我国国际法学界,很多学者认为国际法是有阶级性的,但我认为国际法学没有阶级性。第一,任何国际法条约、规则的制定,都是参与国反复强调本国利益而进行较量、争执最终协调的结果,即便是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不会因阶级性质相同而例外。因此,国际法表现的意志和  相似文献   
24.
李玫 《中国司法》2013,(9):48-53
当前的中国监狱押犯构成复杂,传统的管理教育方法、排斥说教式的价值观传递,使在押罪犯非常抵触,因此传统的矫正模式亟待创新。"循证矫正"观念的出现,引发了一大批中国监狱工作者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本文从概念辨析、核心理念、实施步骤,对循证矫正进行分析、评价,并探讨它的历史定位、未来走向以及对中国监狱罪犯矫正可能存在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5.
26.
对跨国银行的有效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加入WTO时对银行领域开放的承诺,中国5年内要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在地域、客户等方面的限制,这将使银行监管者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金融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制度和巴赛尔委员会关于银行监管的最新进展,拟为我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从一起计算机软件侵权案谈举证责任李玫《中文之星1.1》是新天地研究所独立开发研制的软件,并获得了机械电子工业部计算机软件登记中心登记证书。证书确定新天地研究所自1992年5月3日起享有该软件的著作权。太原某公司于1993年5月将《劲翔华文1.12》软...  相似文献   
28.
我国公司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世英  李玫 《法学研究》1997,(6):153-158
我国公司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适用罗世英李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条: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经济...  相似文献   
29.
30.
欧盟技术法规体系的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 《河北法学》2008,26(4):159-164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合理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其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和应用,正在逐步成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中的主要形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贸易组织承认各国为了正当目标制定本国技术法规的权力,但条件是不能用这些措施作为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技术法规和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屡见不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技术壁垒的挑战,建立并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是发展的需要,是形势的要求。同时,我国的法制建设也进入了进一步深化的阶段,这是我国完善技术法规体系的最好时机。为此,我国应该按照WTO/TBT协议的要求赋予技术法规和标准新的内涵,借鉴欧盟所确立的完备、周密、层次清晰、相互配套的技术法规体系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技术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