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火力攻坚拔寨,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夺取全胜。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  相似文献   
22.
李裴 《当代贵州》2016,(36):38-39
正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精神的支撑和文化的认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是从哲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实践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理性文化,是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的核心底蕴。在历史的长河里,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孔子  相似文献   
23.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本质是"发展",关键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到2020年能不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本质是"发展",关键在"建  相似文献   
24.
若有所思     
正在奔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中,我们应善思大道、深思真理。叶秀山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学识贯通,学生出众,领一方风骚。2016年叶先生去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下这段话,于我也寄寓深深的纪念:"哲学无他,学以致思也。上智者小学而大思;下智者大学而小思;得乎其中者以学养思。唯不学不思者无救。余中庸之材,读书不敢懈怠,若有所思,不亦乐乎。"可以说,这是叶先生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25.
李裴 《党建》2011,(10):30-3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6.
李裴 《当代贵州》2014,(3):36-37
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作出批示,希望独龙族的乡亲们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这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央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过上小康生活的关切和深情,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27.
李裴 《当代贵州》2010,(1):15-16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了积极稳妥的总体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必将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8.
李裴 《当代贵州》2008,(23):26-27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省改革发展,应对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9.
李裴 《当代贵州》2009,(11):58-59
在杜鹃花盛开的日子里,4月7日至14日,我作为中国井冈山千部学院第二期正司(地、厅、局)级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研究班的学员,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接受党性锻炼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习、参观、体验和研讨,我们如饥似渴地汲取井冈山精神丰富的营养,取得了多方面的学习收获. 深化了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增强了弘扬革命精神的自觉性 井冈山革命历史和精神,以前在书本中学过、影视里看过、课堂上听过,但"书上得来终觉浅".这次在井冈山学院学、现场听、实地看,边看边听、边听边想,使我对井冈山精神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弘扬革命精神的自觉性为之增强.  相似文献   
30.
春风化雨     
李裴 《当代贵州》2021,(13):78-78
有心情谈论到“春风化雨”,人们总是面带笑靥的,品味着其中的开阔博大、畅和包容。沐浴自然、历史之“风”。承接社会、心理之“雨”,,多么的舒服和愉悦啊。“变则化”(《礼记·中庸》),‘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倾心于造化,从无到有、创造化育世间万物,“不亦乐乎”,抖擞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正合于眼下“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乘势于“春风化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