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5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杨乐 《黄埔》2012,(3):80-80
今年2月8日,寒流突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本应是暖阳高照、风和日丽的台北气温骤降。此刻,台北中伦高中的礼堂却异常温暖、热闹,这里正在举办“2012海峡两岸青少年音乐舞蹈交流展演”、来自海峡两岸大、中院校和社会团体的百余名学生、演员正同台献艺,分享着彼此对中华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62.
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 晨风吹拂五星红旗 彩霞染红万里山河 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 家家的孩子都去上学  相似文献   
63.
“这就是我的家当。”长安区残联张萍理事长站在自己宽大的办公桌前,手举两大串钥匙自豪地说。 张理所说的家当就是区残联的3栋楼。3栋楼占地12亩,仅残联服务中心就有6层。走进中心,发现这里办公设施齐全,供残疾人康复、培训用的器材设施也相当完备。从会议室到荣誉室,从就业服务所到康复中心,每一层都有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64.
天山南北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风光……当这动人的旋律在耳边悠扬,人们忍不住对那片神秘的土地充满遐想。雪山、草原、大漠、天池……那些传说中的美景,让人们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65.
转变理念,开拓工作思路 记者:(以下简称“记”)来之前看了一下您的工作经历,发现您是一路从基层做起,在很多部门都工作过,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么多的岗位上您与残联却没有过交集,在这种情况下,您来到残联,是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  相似文献   
66.
杨乐 《中国残疾人》2016,(11):26-27
如何围绕精准二字,探索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残疾人的比较优势,在精准扶贫战略中扬长避短? 10月16日下午,在我国第3个扶贫日,也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与国务院扶贫办在北京会议中心共同主办2016扶贫日减贫发展论坛——残疾人精准扶贫论坛.商务部、农业部、教育部、卫计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农业发展银行、中国残联、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有关专家,中国肢协、中国狮子联会、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地方部分省份残联、残疾人脱贫典型共百余人参加会议.论坛上,与会代表各抒己见,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展示了脱贫攻坚成果,交流了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并针对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和前瞻性问题,找症结,挖根源,探索了落实扶贫成果和更好地发挥助残扶贫作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7.
张振武,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郭磊庄镇丰胜庄村的一位普通的康复协调员。身患残疾的他更能理解残疾人的不易。张振武每天早上七八点就会来到位于丰胜庄村村委会的康复站,打开门,等着乡亲们过来进行康复训练,并进行相应的指导。所谓康复站,是村委会办公楼内一个小小的房间,内有健身器材三五样,有仿自行车进行蹬踩训练的器材,  相似文献   
68.
聚力脱贫,攻坚克难.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身体障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而农村贫困残疾人由于其劳动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特点,更是成为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的短板所在.到2020年的未来4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的重要4年.  相似文献   
69.
就业是民生之本,不仅关系到公民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党和国家始终将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实现最广泛的就业.近日,中国残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残疾人就业促进“十三五”实施方案》,对做好“十三五”期间残疾人就业促进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70.
本文的目的是反思身体通过脆弱性、联盟以及作为公众示威场所的街道逻辑来操演反抗的方式。至于何人、何时、何地将这些方式运用于反抗,以及基础设施何时会成为行动的需求和条件等问题,则需要通过思考当身体置于空间中意味着什么来解释。这就会带来以下问题:脆弱性如何超越只是有可能造成肉体伤害的状况,从而突出其关系性,强调不稳定性被动员起来的可能性?只有通过提出政治要求、动员身体并承认脆弱性,才能揭示抗争的操演性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