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杨信礼 《岭南学刊》2006,1(6):45-49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批判借鉴,是谋发展、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广大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和实践主体地位,将广大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与价值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和落到实处,让发展成果真正由全体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作为关于价值本质、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创造等问题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哲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研究和讨论,深化了关于价值问题的认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领域,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定位和路径选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切实贯彻这一原则,对于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坚持深化改革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证《决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  相似文献   
2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课题。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并为新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和丰富经验。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了理论创新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巨大指导作用,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  相似文献   
25.
目前在认识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思想误区:只把认识视为对象性的事实认识,忽视反思性、评价性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认识以及基于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审美观念;认为实践只是检验事实认识的标准,而不是检验价值认识和审美观念的标准;认为“三个有利于”只是价值尺度而不是真理尺度。为了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廓清这些思想迷误,倡言全面的认识论和实践标准论,并从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科学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一、主客体观念统一的三重关系与全面的认识论传统认识论将复杂的主客体关系简单化,主要关…  相似文献   
26.
论江泽民的创新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近,江泽民在黑龙江、吉林考察工作时又指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大战略。①江泽民的创新思想是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新发展;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  相似文献   
27.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8.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功能与运行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作为一个有其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系统整体,具有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的能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由于其内在的驱动力和整合力。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从社会自身中去寻找,而不能从社会外部的自在自然或神秘世界中去寻找。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综合的、多层次的,而不是单一的、平面的。探究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破译社会发展之谜的发展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9.
杨信礼 《党建文汇》2007,(11):61-65
党的十七大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并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我们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30.
世界历史向纵深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各个国家和民族卷入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世界有机系统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谋求社会发展时,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特点,同时也必须确立与全球化浪潮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从全球化的大趋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全球性思维中,系统整体性思维、多极主体性思维、多向度思维是各个国家和民族构想自己的发展道路、处理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所应遵循的一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1.系统性思维。以实践为基础的每一个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