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12.
正一、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新时代凝魂聚气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己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敢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在这要实现伟大梦想必  相似文献   
13.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的客观要求。当前,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要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更好更快地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就必须以改革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特别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去切实解决当前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汉林 《党建》2014,(6):58-59
正在贵州省东南部,有一个"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溪流、鼓楼、风雨桥、吊脚楼,鳞次栉比的少数民族村寨、保存完好的民族习俗……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居住着苗、侗、汉、水、瑶、壮、布依、土家、仫佬、畬等33个民族。各族人民共生共荣,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以苗侗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原生民族文化,形成了世界独特的"文化大观园"。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的后发地区对先发地区的追赶,必须以人力资本的培植为前提。人力资本的升华,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劳动力进城务工以及理论、技术和体制创新等.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于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50多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为祖国统一事业和安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各民族的团结和谐也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不论国际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和国内发生什么风波,我国各民族群众都是和睦相处、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可以说,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稳定关系,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市中区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教兴农”为目标,以围绕农村结构调整,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培训与服务为切入点,以提高广大农村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劳动者为着力点。积极实施农村教育“一条龙工程”,采取“四抓四动”工作策略,探索教育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一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中,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着重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并概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旨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只有早日消除贫困,使贫困农民稳定致富,才有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才有城乡统筹发展的可能。为此,邓小平同志才把消灭贫困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之一,他说:“我们奋斗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可以说,消除贫困,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庄严的历史使命,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我国政府于1994年3月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成为立法机关、政府、投资者、社会公众以及会计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使投资者失去对公司的信任;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并且有损企业形象,扰乱宏观经济秩序。因此,遏制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 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简单地说,就是会计信息没有反映经济真实。企业的经济真实是企业客观存在的经济事项及其状况。不管会计上如何反映经济事项,这个经济真实总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融投资决策等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经济真实的可靠反映上。财政部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